今天起,全市中小学生启动在线教育课程学习的序幕。“读屏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备好屏,更需要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辅助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庞维国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些和老师同学在校园相处的日常经历,其实是学生的心理依靠,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线学习,学生会有一段时间适应这种心理依赖缺失的状态,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为他们打造一个积极的跨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也让人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更大的空间沉淀自己。 有人开启了“对话”,直面生命的脆弱,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人学会了“珍惜”,不再一味抵触长辈的唠叨,而逐渐懂得接纳与陪伴;还有人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社区、校园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和谐安定发光发热……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做到同舟共济。在“歇一歇”的日子里
最终的胜利尚未到来 三月的风 已传来花的呢喃 在华东师大校园 你最想见到谁 草地轻软 玉兰绽放 这是春天的气息 三月的校园 一切都在等待 等待真正的春暖花开! 每一天 数字在降降降 但不获全胜非成功 战疫仍在继续! 呈送三月春景 期待在不久后 我们与你 就相遇在最美的春天 图|(中北校区)陈睿多 (闵行校区)鲁晓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学生的春节、寒假乃至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居家生活,“宅”家也能学习技能、提升自我,华东师范大学叶林娟辅导员劳育工作室、孟宪承书院面向全校学生发起开展“物的创造,味的传承”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师大学子居家开展各类创造性劳动实践活动,或者向家人学习一门家乡特色的手艺,或者学会制作一件家乡特色的物件,以短视频、图片、绘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传承
这可能是孩子们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假期,那么多真实的人物、故事正在涌现。 选什么角度讲给中学生听?日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邀请沪上知名学者、特级教师,分享他们最想和中学生们交流的角度。 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和中学生朋友们交流了三个问题:要树立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信念;什么是“共同体”;什么是“知行合一”。 在蒋昌建看来,一个人
2月27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上海市2019年度“晨光计划”项目入选名单。根据入选名单,本次全市范围内共有112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其中A类76人,艺术学专项9人,B类27人。今年我校文科6位教师入选该项目,其中包括艺术学专项1人,入选人数总数在各申报单位中位列第一。 上海市“晨光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管理实施,要求申请人须为30周岁
赤子仁医心,拳拳报国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前线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投身抗疫战场。在他们的身后,高校师生以不同方式声援疫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日前,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石春轩子发表原创歌曲《风月同天》。无独有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合唱团也推出了音乐作品《家》,唱出等待英雄归来的期盼。 《风月同天》音频 (视频来源:东方卫视) 华东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女高音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湖北省外高校也为在湖北的毕业生、经济困难毕业生等建立了专项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实施优先推荐工作岗位、重点帮扶等精准就业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辅导员赵琳华对此表示:“我们非常关注湖北的学生,也建立了联系人的制度,由我们毕业班的辅导员具体对接,及时关注他们的状态,同时我们也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包括招聘信息的推送以及线上的就业指导
近代中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在社会变迁中,一批能人志士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运用从西方学到的经营理念、知识和科学技术,敢为天下先,演绎了诸多动人故事。沈敦和与盛宣怀就是其中两位代表人物。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旧址 发行于1914年的《中国红十字会杂志》 共创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沈敦和,字仲礼,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曾在剑桥大学法政科学习。参与刘坤一、张之洞等开展的洋务活动,担任江南水师
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虽然被阻隔了,但理性客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却不能“断粮”。为了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在行动,采取五大举措,大力提倡“云充电”的生活方式和“云办公”的工作方式,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与活动,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尽享高品质、多品类的阅读文化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筹备复工复产工作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华师防疫助学频道。为确保落实“停课不停教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就是要以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主线,坚持把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与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水平相结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好统战工作独特优势,为服务上海和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凝心聚力。 完善大统战工作的体制机制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集聚高地,汇集着各方面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Mahoney教授就中国两会推迟举行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欣视点”栏目访谈。 阅读原文 来源丨CGTN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
在上海,铭记一心战“疫”的信念,见证众志成城的力量。 疫情之下,每个人正用行动捍卫城市安全;我们知道,防疫战线是齐心协力筑起的守护结界。新民晚报全媒体微纪录片“十分上海”栏目推出“战疫特辑”,将镜头对准防疫一线的隔离点,记录“空城”背后的“宅家战”,聚焦城市保障的最前沿。 (完整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大学校园也不例外。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牛老师,有信号了,讲义看得到了。”远在云南省武定县己衣乡以都莫村的学生李丽高兴地发来信息,网络这头的牛嘉绪一边替她高兴,一边心疼着。 李丽家位于偏僻的山区,通讯信号覆盖不佳,每次上课,她都要加几件衣服跑到村口的邻居家蹭信号,要么在门口坐着,要么在墙角蹲着,虽然很辛苦,却从来没有缺席过。 按照正常的支教计划,牛嘉绪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其他3名老师过完年便会提前结束寒假,从各自
“献给行走在风雪里的人们,感谢你们让无数人重新回到人间。”日前,华东师范大学 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宋怡人创作了一则动画短片《献给行走在风雪里的人们》,用艺术的力量,向一线抗疫的逆行者致敬。 献给行走在风雪里的人们 谈及创作思路的初衷,宋怡人说因为看到这样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抗“疫”的战斗中没有硝烟,但每个大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尽己所能,贡献力量。“我在去年
共有 23,66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8 页 当前第 83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