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际贸易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冲破疫情阴霾、实现逆势增长成为一大亮点。毫无疑问,双边经贸往来走向深入是国际中文教育在东盟国家行稳致远的基底。 如何从眼前全球性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进一步提升中文作为公共产品在东盟独特的区域化市场价值,增强中文的国际供给,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助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东盟国家成为
2018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的《情感与行动》一书在中国出版。此书来自舒斯特曼在复旦大学开设课程的讲稿集合,谈及多方面问题,主要包括实用主义的由来、发展和衍生状况,及身体美学在情感与行动之中如何体现。这部著作包含了独特的实用主义观念,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一种特别的实用主义行动。更进一步来说,如果我们把此书当作一种具有实用主义性质的文化实践形式,就会发现书内的观点可以通过其自身
七夕将至,给伴侣的礼物你准备好了吗?一个不小心,这好好一道“送分题”就可能变成一道“送命题”,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 图/ unsplash 送礼众生相 张欣忭先生:“我要给老婆一个大惊喜,送她出其不意的礼物!” 王徘徊先生:“我给女朋友的礼物已经下单了,是一大束盛开的玫瑰花,她在打开礼物包装后一定会眼前一亮!” 陈金盏小姐:“我定制了印有我和男朋友合照的马克杯。” 吴六弦小姐
读书人大抵对书有一种特别的情感,逛书店也就成为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不论走到哪里,若有书店,那是必定要进去观看、浏览一番的。离开悉尼多年,偶尔想起在那里逛书店的情景,还会撩拨起心底的丝丝涟漪,涌起些许美好的回忆。 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书店中浏览图书。 新华社 发 澳大利亚的7月是冬季。那一年,我和同伴去悉尼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离开墨尔本的时候,天空中正飘着淅淅沥沥的冷雨。当火车在一片暮色中
“明科学·铸情怀”,以夏日之火点燃青春激情。随着8月21日闭营仪式在“云上科学营”网络平台顺利落下帷幕,为期5天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范大学分营正式收官。作为上海地区的五大分营之一,华东师大分营为来自安徽、北京、重庆、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宁夏、内蒙古、上海、四川、天津、新疆、香港等地共计200名营员组织了精彩纷呈的科技文化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营员、带队教师、家长和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义云团队开发了一种氟标签技术用于多肽胞内递送。这种方法相对传统技术具有更好的胞内递送效率,能够很好地维持多肽分子的生物活性,并提高其酶稳定性。该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氟标签技术用于多肽分子的胞内递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用于治疗糖尿病、细菌感染、肿瘤等疾病。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药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生物相容性。然而,多肽在体内极易被酶降解
今年入伏以来,申城持续高温晴热天气,连续22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华东师大校园里,坚守岗位的教职员工在酷暑中挥洒汗水,继续保证校园的正常运转。8月20日-21日,校领导王宏舟、杨昌利、孙真荣、戴立益分别前往两校区的30多个岗位,看望和慰问在高温酷暑下坚持工作的教职员工。 校领导慰问高温在岗人员 校领导们来到基建工地、门岗、校医院、学生宿舍楼、图书馆、食堂、车队、巡逻班、保卫处监控指挥中心
教育与科技总是相互交错、纠缠、互补,它们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天身边都有新生的职业,而科技除了改变我们的教育,也在改变我们的孩子和世界的关系。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孩子可能很难适应未来的世界,而这不光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人类都需要找寻答案。 当下,我国教育部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的课程指南里,均含有科学或科技的内容。但在信息
爱看电视剧的人很多,但看剧能看出“生而为人的豪华”“壮阔的中国图景”,并带着强烈责任感,实实在在地评价剧情逻辑、演员表演、场景设计和叙事的世界观的人不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是其中一个。 通过这本《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人们得以跟随毛尖的视线,品味20年来中国以及世界的电视剧风云。 不同于其他剧评,这本书的情感更加充沛,文字读来活色生香。涌动的情感、记忆似乎能透过纸面,震击读者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团队利用前期发展的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的连续变量纠缠源结合全光量子隐形传态协议,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成功构建了多通道复用的全光量子隐形传态协议,为发展高容量连续变量量子信息协议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华东师范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刘胜帅和娄彦博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哲学,作为传统社会最后一位‘通儒’,也是传统士大夫转变为现代学者的杰出代表,梁启超给20世纪初开出的药方是‘新民说’,以此应对新环境下中国哲学的挑战。” 8月18日上午,在2020书展“七天七堂课”的最后一天,72岁的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高瑞泉接着前五堂哲学课中的孔子、庄子、朱熹、王阳明、徐光启的其人其学,带来了压轴的梁启超。“徐光启提出‘会通以求超胜’,在西方文化大规模
珍惜食物,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生活好习惯。在全社会轰轰烈烈的“节粮行动”热潮下,各大高校食堂也在用多样化举措积极响应。无论是“半勺菜”“小份饭”或是“光盘接力”……今天的高校食堂里,珍惜食物已经成为校园美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日前,东方网记者走访了沪上部分高校食堂,去看看被誉为“第九大菜系”的食堂菜如何在满足师生胃口的同时,实现食物价值的最大化。 同济大学食堂 半勺菜、无
5月初,北京交通大学应届毕业生小肖接到了公司的解约通知,受疫情影响,公司业务量骤减,不再录用新人,让小肖陷入了恐慌。辅导员王平得知后,第一时间给小肖打电话,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同时连续为他推荐了至少10家企业,最终小肖被中车录用。“特别感谢辅导员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能找到这个工作我特别满意。”小肖感激地说。 毕业班辅导员是做好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最重要的人。今年毕业生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即将于8月20号举行最终决赛。在入围决赛的参赛项目中,有一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航泰”创业团队,这群大学生把创业方向聚焦公益,投身医疗卫生等特殊领域,当起了言语康复师。 四岁的小石头正在接受言语能力评估,针对这些发音存在障碍的孩子,“航泰”创业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评估和康复系统,用游戏化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根据小朋友的特点
共有 23,70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78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