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只有传承记忆,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面对冲突频仍的世界,轻轻翻开历史的褶皱,研究二战史的历史学家往往肩负着双重使命。作为记录和揭秘历史真相的人,他们需要不断翻阅史料,直面黑暗,揭开历史的伤疤,不断提醒人类勿忘当年的苦难与悲剧。而讲述战争的残酷,是为了让鲜血不白流,让和平不再缺席。历史学家也将痛苦的战争记忆转化为和平叙事的基石,通过教科书、公共纪念和国际
全球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攻克含氯塑料回收的世界性难题,华东师大张伟团队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 聚氯乙烯(PVC)和聚烯烃(PE、PP)等难以降解的混合塑料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如今,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这些垃圾竟能一步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油,且转化效率超过95%。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日前发表中国科学家牵头的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来自华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包挂” 风潮正悄然席卷年轻群体。有人背包侧面挂个小玩偶,为通勤路上添了几分灵动,有人在包上挂个联名款挂饰,与身上穿搭巧妙呼应,成了吸睛的时尚细节。从一度火到断货的 Labubu,到迪士尼 IP 联名款、再到各地博物馆推出的特色文创,这些小巧的包挂虽不起眼,却渐渐成了当下年轻人眼里的“硬通货”。那么,这小小包挂究竟为何能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心,掀起一阵风靡热潮? 在一家潮玩文创店里
8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张伟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提出混合塑料化学回收策略,实现塑料废弃物高效升级利用。该团队联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Johannes A. Lercher 院士、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Mal-Soon Lee教授等国际专家,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室温催化转化技术
出版行业需要建立标注、溯源、伦理三大标准。《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首发。 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不断发展,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出版业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应对?当AIGC技术渗透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发行、营销推广等出版业各环节时,出版业的价值链将如何被重构?在AIGC技术大幅度压缩编辑出版周期、降低成本的背景下,出版机构怎样重新定位自身在内容生成和
华东师大《丈量美丽中国》课程走过五年,师生团队用脚步踏出守护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探索之旅。 这个暑期,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19名本科生在教授团队带领下,从乌鲁木齐启程,横跨准噶尔盆地,深入卡拉麦里荒漠、阿拉山口大风区、阿尔泰山脉与伊犁河谷,在普氏野马栖息地、盐尘暴源头、退缩的泰加林带与生机盎然的绿野草场之间,展开了为期14天的“丈量大漠戈壁”生态远征。这是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自
2025年上海书展现场 8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出版研究院在上海书展的主会场上海书城发布《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对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变革做了详尽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出版研究院发布调研报告,提出出版行业需要建立标注、溯源、伦理三大标准 这份调研报告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出版研究院历时一个多月在系统分析全国各地1049份有效回收调研问卷
8月15日,应湖南省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院士率团赴湘考察交流。此次访问聚焦产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围绕计算产业,续写校地合作新篇章。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会见代表团一行。 华东师大代表团访问湖南 双方举行交流座谈 沈晓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梅兵、钱旭红一行表示欢迎,向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湖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南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
15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一行会谈。 沈晓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梅兵、钱旭红一行表示欢迎,向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湖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南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需要吸引高校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希望与华东师范大学在现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坚持互惠互利、务实可
开启一场“以光为刃”的降塑实验 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从海洋打捞上来的五花八门的塑料垃圾——附着泥沙的塑料袋、混着海水的废弃塑料瓶、被海藻缠结的尼龙渔网,正被阳光“温柔切割”。两年前,为破解“白色污染”这个令人头疼的顽疾,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和他的团队“以光为刃”,在海边开启了一场直奔产业的降塑实验。而今,曾依赖焚烧填埋处理、在自然中仍可存留数百年的顽固污染物正逐步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打开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画卷。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作为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的野外考察实践课程,华东师大《丈量美丽中国》课程,融“五育”于山河实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先锋力量,师生团队用脚步踏出守护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探索之旅,这段科学远征已经走了五年。 同学们在高山牧场点位
抓住触手可及的学术深造机遇,还是在AI与数字化革命浪潮中推开行业变革窗口? 在一家上市医药企业实习时,面对54个互不相通的系统、3万多张“无主”的数据表格,华东师范大学的“00后”学子杨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数据迷宫”的震撼。这份始于2020年的实习经历,不仅点燃了他创业的火花,更为他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学术gap year(空缺年),用AI工具为企业点亮“数据矿脉”——杨韬2023年获得保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华东师大与三明学院携手打造的“中国高校抗战迁徙纪念馆”筹备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7月23日,纪念馆编撰小组召开第六次咨询研讨会,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校合作交流办主任李彦垒,三明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吴焰辉、档案馆(校史办)副馆长黄宇宏、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长吴爱娣,以及纪念馆编撰小组成员参加研讨。研讨会由档案馆副馆长李炜菁主持。会上
在理论上,通过处罚单位来抑制犯罪的机制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规范特定个人行为实现抑制单位犯罪的个人抑制模式;二是通过影响单位意思决定过程调整单位行为的组织抑制模式。我国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基本处罚原则,本质上属于组织抑制模式,即将单位犯罪定义为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通说观点采取替代责任论,往往将单位领导等成员的个人意志直接理解为单位意志,导致单位主体和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14名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汉族的志愿者服务队师生跨越5000多公里,分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和新疆克拉玛依市两地,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与250余名乡村民族儿童一起用语言架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之桥,帮助孩子们夯实语言基础、提升人文素养、拓展科学知识、体验智能教育、进行生涯探索。 喀什服务分队与同学们合影。华东师大供图 本次
共有 23,6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