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研究生韩亚鲁拿着大喇叭,喊同学们下楼做核酸检测。视频来源:受访者 视频编辑:田瑞玥 “不要999!不要99!方便快捷的核酸检测,免费送给你!还在等什么,快去做核酸吧!” “9号楼!是9号楼!去17号楼后面做核酸吧姐妹们!” 韩亚鲁在喊话中 受访者 供图 近日,一则大学生拿着大喇叭,用播音腔喊话学生们下楼做核酸检测的视频在网
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陈悦合作完成了一幅抗疫日记条漫,取名《疫情之下丨华师大隔离生活观察员》。这一形式也是一点点慢慢摸索出来的,最初借鉴的是长图广告,发现随着手机屏幕的下滑,像看电影一样,故事线连接起来了。 作品运用漫画的形式去画,整个场景经过重组,利用了漫画的优势去表现内容。比如,图中的三栋宿舍楼,除了十二号楼有标志,其他两栋的元素,融入了很多楼的特点
“高校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自信,要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为抓手,帮助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也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起点。”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周年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的“手拉手”共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近日在线举行,上海、河南两地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相聚云端,共同研究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策略。近5万人在线收看备课会
演员殷桃自出道就以甜美娇俏的长相和气质在当代女演员中确立自己的辨识度:精致的五官、美丽的大眼睛和一对标志性的梨涡,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都透着一股可爱和懵懂。 殷桃在古装大戏《杨贵妃秘史》中饰演的杨玉环,有一份属于角色又属于殷桃自己的美丽 不过,近期热播的现实题材大戏《人世间》中,她饰演郑娟,一个为了家庭任劳任怨,坚韧守护的美丽女子,这个人物触动了国人血脉中的家文化情怀,满足了观众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尽管人生目标未必是“要比别人好”,却总逃不脱比较的“牢笼”—— 上学时和同学比成绩,前方常常有个追不上的“别人家孩子”;工作后与同伴聚会,话题永远离不开薪资水平和感情状态;假期打开朋友圈,别人的生活总是比自己的精彩,还能先晒出冰墩墩手办……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比较。人们时而与更优秀的人比,时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有人执着于要胜过对方,有人笃定“没有比较就没有
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如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思政课”?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如何取得实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周年之际,3月17日下午,华东师大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委武装部联合在线举办“手拉手”同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沪豫两地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齐聚云端,共研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策略。近5万人在线收看备课会直播
学校闭环管理期间,师生们有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想解决怎么办?精选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作答(持续更新)。 Q:请问闵行校区师生为什么要留在楼宇“原地不动”,严禁房间之间、楼层之间流动? A:由于闵行校区重点人群例行核酸检测出现一名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该人员的流调工作涉及面很广,具有很大潜在疫情传播风险,防疫形势严峻而复杂,按照疾控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要严格落实留在楼宇中原地不动的防疫
3月17日晚,华东师范大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闵行校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在普陀校区和闵行校区联合召开校园闭环管理期间第五次工作例会,传达市教委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介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研讨部署后续举措。校领导梅兵、钱旭红、杨昌利、曹友谊、戴立益、雷启立、顾红亮,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程静,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庆华,校长助理吴瑞君、施国跃,以及两校区疫情防控专班成员出席。会议由副校长雷启立
“在岁月的长河里,学会处变不惊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惊喜地收到了来自老师们的“云中锦书”。 学会处变不惊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华东师大老师给学生的云中锦书 华东师大老师给学生的云中锦书 3月13日下午起,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正式启动校园闭环管理,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师生云端相连,严格遵守防疫管理要求,齐心守“沪”,共克时艰。 我们正在用最先进科技
为了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在西方一边并离间中俄关系,美国对中国发出赤裸裸的威胁。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14日表示,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将面临严重后果。她还说,中俄经济加起来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而七国集团则占50%以上;即便中方无视美国警告,帮助俄罗斯应对制裁影响,美国仍掌握一系列工具可与欧洲伙伴协调运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表示,美方的这些挑衅言论是赤裸裸的霸凌胁迫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与中国南极中山站党支部,牵手开展“关注国家发展·勇担强国使命”在线联学联建活动。 现场连线的科考队员中,有一位正是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研二学生李喆。他在南极中山站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工作。屏幕那端,李喆激动地向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传来“地球之极”的问候。 2021年11月5日,李喆作为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正式开启了南极科考
共有 23,6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9 页 当前第 5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