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常的生活终于一步步回来了。对于当了80天宿舍楼长的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00后大学生党员倪彬彬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在师大抗疫实践中,大夏书院师生党员骨干迎难而上,勇当“排头兵”,主动担任楼长、楼层长和学生志愿者等,坚决守卫疫情防线,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在倪彬彬交给党支部战疫时期里的一份特别思想汇报里,就藏着成长、担当和被守护者的至诚感谢。 ◆ 以我之力为众人抱薪 ◆ 作为一名
面对社会疫情应急和复杂管理问题,华东师大应急技术与管理方向MEM硕士专业学位公共卫生健康领域正式启动联合多学科、跨院、跨领域资源优势,联袂携手教学和培养奔赴社会重要岗位担当重任的高级管理人才。 项目培养什么人才?解决什么问题? 华东师大以厚重的教育情怀和奋进的教育创新,经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理事会特别商议决定:开设应急技术与管理方向MEM硕士专业学位项目,旨在用教育领先的行动,始终
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在线召开科学教育研讨会,并成立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校长钱旭红院士以“超越知识、立足前沿”为题致辞。以下是致辞全文。 超越知识,立足前沿 ---在科学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钱旭红 各位同仁,大家好! 在六月的第一天,儿童节,很高兴我们相聚线上,我以“超越知识, 立足前沿”为题致辞,共同研讨科学教育这一主题! 自
“科学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科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更包括师范生群体,通过他们影响他们的学生,提升我国青少年一代的科学素养和水平。”中心将以建成中国特色的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高水平平台为目标,推动学校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在线召开科学教育研讨会,会上成立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随着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申城多所高校管理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学校继续暂停堂食,但食堂将陆续开放现场打包购餐服务,图书馆自习借书,逛超市喝咖啡也逐步恢复。 今天是端午节,节日必吃的粽子,学校也花式安排上了。互道一声端午安康,请让美好接“粽”而来。 ◆ 可去图书馆自习借书,逛超市喝咖啡了 ◆ 复旦大学介绍,学校本月启动的新一轮管理也被称为
提起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人们印象中最重要的节俗就是赛龙舟了。 “龙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关于竞渡的主要工具,但是最初的竞渡工具不是龙舟,而是吴楚地区的‘鸟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提出了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概念。 如今,尽管龙舟竞渡被看作是端午节最为重要、最富有影响力的民俗盛事,但“鸟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在湖北洪湖等地,依旧有端午风舟竞渡的习俗。“凤舟”作为端午文化
左手一片青翠箬叶,右手一勺春光夏景。在端午节这天,我们将华东师大的色彩包进粽子里赠你。触目可及的颜色,还有触手可及的柔软。 没能在这个春天亲眼看到的樱花,是不是会悄然飘落在你的梦境。把它包进粽子,定格春天的温暖。 图书馆前的小径,许久未至。你是否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卷气。在这里打开莲蓉粽子,扑面而来的有清香,也有阔别已久的想念。 蝶豆花开在摇曳水面的光晕里,带来的是仲夏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对接自贸试验区、五个新城建设等重点区域引才需求,各部门加强协调和服务,为应届毕业生拓展更多岗位资源。华东师大毕业生投身区域建设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将个人奋斗理想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建设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空间,来听他们的就业故事。 陆鹏皓 软件工程学院2019级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 即将入职蚂蚁集团(浦东新区)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 2019、2020年 研究生数学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近日共同发布了2022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纪念馆等140个单位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电子导览地图也同步上线,为公众和青少年提供“一站式”的科学家精神教育体验。这些基地将成为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光荣的传统
5月26日至6月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到访多个南太平洋岛国和东帝汶,并主持召开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 1月24日,在斐济首都苏瓦的渔船码头,运送中国政府援助汤加救灾物资的中水集团公司渔船准备起航。新华社记者 张永兴摄 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同太平洋岛国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涵盖了贸易投资、海洋环境、防灾减灾、减贫扶贫、医疗卫生、教育、旅游、文化、体育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上海市坚持研发驱动、政策指引,生物医药产业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朝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疫情冲击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如何增强产业链韧性、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加速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这是目前阶段的重要目标。课题组调研分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现状,从加大创新药研发
5月28日上午,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科技处共同主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学科交叉融合论坛第七场——“大变局下的治理研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在线举行。本次论坛由地理科学学院叶超教授发起和策划组织,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24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和研讨。论坛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文钰主持。 四川师范大学邓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邵明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当沉睡的花朵开始苏醒,消杀志愿者、门岗志愿者、餐饮志愿者、核酸志愿者……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抗疫有我,青年担当》 主创人员:赵一航 陈鹏 “承风骨亦有锋芒,有梦则刚!”作品制作于五四青年节,疫情中,青春学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亦不负华师学子的使命与担当,努力在各自岗位奉献自己,在校园内的各个角落留下青春战疫的身影
郭大力(1905—1976年),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主要译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和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1928年开始,先后翻译《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等,著有《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西洋经济思想》和《凯恩斯批判》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大力一生
共有 23,58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3 页 当前第 48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