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蔚)国庆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会聚一堂,庆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立3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教育与心理研究领域里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在教育政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 《新民晚报》 日期:2010年10月7日 版次:A5 作者:王蔚 网络版链接:http
本报讯 (通讯员 龙钢 记者 朱珉迕)“考前焦虑症诊治”、“就业压力舒缓”等数10种“商品”栏目,在虹口区凉城路465弄内的一家“门店”里格外醒目。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商店”凉城心理健康门店正式开张。市民可在“商店”里挑选所需的“商品”,由华师大心理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免费咨询诊疗。 据了解,华师大与凉城街道自2005年起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以来,已成功化解18起自杀危机,解决邻里纠纷
本报讯 记者 范彦萍 通讯员 龙钢 “考前焦虑症诊治”、“就业压力舒缓”、“孕妇心理保健”……记者在日前新开张的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商店”凉城心理健康门店的墙上看到,上面罗列了数10种“商品”栏目。原来,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与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合作共建的一家“心理按摩”科学商店,市民可在“商店”栏目里挑选所需的“商品”,由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老师和硕士、博士生为市民免费服务。 记者看到
本报讯 (记者范昕)时值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年,又值上海文庙藏书楼被列为上海世博会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馆,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和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儒家经典古籍善本展”昨天在文庙尊经阁揭幕。这样的专题展览在上海尚属首次。 本次展览展出的50件展品,分别来自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
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调整上海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序列、单元框架,并作增删,近日本报刊登报道《给语文课本“动大手术”》(9月24日一版),介绍上海市大同中学大胆探索课程改革新举措,一些语文教学专家和教师对这一做法表示肯定,认为这种第一线教师使用教材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值得提倡。而面对日渐涌现的校本教材,教育专家也建议
一个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当世博园里184天的热闹散尽之后,我们最应该从中收获些什么?昨天是上海世博会的第150天,在本报举办的“世博启示与后世博效应”座谈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关于本届世博会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意见最集中的是两大关键词:城市话题和文明习惯。 世博会结束后,我们与世界的沟通其实刚刚开始。据介绍,日本爱知世博会结束后,“自然的睿智”理念被财团法人
日前,70岁的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将自己的积蓄、稿费、讲课费和房产捐出,向市慈善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华东师范大学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为了助学,他已先后捐出300万元善款,用于资助自己小学、中学和大学母校的困难学生。 一个“老贫困生”的责任 杨教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不仅在幼年时饱尝贫困之苦,还得到过来自各方的资助。 杨教授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
本报讯(记者周凯)日前,华东师范大学MBA首场“提前面试”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提前面试,增加了“心理测评”环节,进而为考生建立心理档案。 今年,华东师大在MBA的选拔方式上,实行“提前预审”和“提前面试”,将材料预审及面试提至笔试之前,申请人在递交完预审材料之后,华东师大MBA招生部不仅对预审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而且会通过电话面试的形式对申请人进行预审,考查申请人是否适合
■ 华东师大魏泽楷同学造出“钢铁”机器人 本报记者 楼文彪 摄 本报讯 (记者 钱滢瓅)由废铜烂铁组装而成的机器人,见到观众便会“弯腰”的雏菊,表情各异的“自拍照”……上海1933创意园区今天起成为沪上大学生展示艺术灵感的舞台。一场由高校学生自发举办的2010大学生艺术与设计交流展在这里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昨天,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 “新闻传播创新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将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实践与学习的平台,提高其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也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输送优秀人才。 现代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的崛起,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三大新闻业态之间出现融合趋势,这些变化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技能提出新要求。应对全媒体
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第七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 《解放日报》 日期:2010年9月26日 版次:6 作者:彭德倩 网络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0-09/26/content_421345.htm PDF
新华网上海9月22日电(记者罗争光)手把桂花酒,举杯邀明月。民俗专家指出,除了赏花赏月,中秋节还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赏灯同样是中秋佳节值得品味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秋将至之时,上海豫园商城内各种灯饰早已将亭台楼阁装扮一新。夜色下,多彩的灯光将嫦娥奔月的景致映照得十分逼真,整个豫园商城宛如一个梦幻的月宫仙境。游园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参与玩花灯等互动游戏体验中秋传统习俗的乐趣
新华网上海9月21日电(记者罗争光)“月到中秋分外明。”千百年来,中秋佳节正是赏月之时。民俗文化专家指出,月亮的阴晴圆缺,曾引发人们无限美好的想象,也赢得了数以百计的、诗情洋溢的别称。 “月亮有多少别称难以统计。仅《初学记》里统计,可以作为月亮代名词的词汇就有30多种。”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说,实际上关于月亮的代称可能数以百计。 “我国古代诗文中,对于月亮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的人都说,陈群副校长是个大忙人,作为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资助的首批“曙光学者”,如今行政工作、科研任务一肩挑,常常夜幕降临时,他仍在实验室里忙碌。 感激事业“第一桶金” 说是“老曙光”,但陈群并不老。1987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1991年在华东师大拿到无线电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评上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成为“曙光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昨天,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预赛作文题目为“90后的风尚”,引导广大青少年展示风采。大赛由市教委教研室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杂志社等单位承办。 《解放日报》 日期:2010年9月21日 版次:8 作者:李爱铭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files
共有 23,57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1,51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