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于9月19日晚举行。典礼对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奖及特别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我校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教授、体育与健康学院在读研究生刘翔荣膺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著名文艺理论家、我校93岁高龄的钱谷融教授作为颁奖嘉宾受邀参加典礼。 典礼实况于9月20日晚22:00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近日,教育部发出各级学校监管令,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特别强调不得对学生实行有偿补课,坚决纠正和整治个别学校教师课上故意少讲,课下有偿补课的恶劣做法;在此之前,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防治措施。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道道禁令之下,有偿补课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依然普遍存在。 众“师”皆知的秘密?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省区市地方都在治理有偿补课。光2012年上半年,陕西、山东、浙江
第二届 “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昨晚举行。典礼对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奖及特别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刘翔、项全雄、叶其懂、上海航天“921”团队、桂建明、梁惠英、沈翠英、包起帆、严正、王登海荣膺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已故著名艺术家张瑞芳、著名数学家谷超豪获特别奖。 本次颁奖典礼获奖人物和颁奖嘉宾的互动成为一大亮点,特别是有两位颁奖嘉宾引人关注
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文军 上海长宁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显著特征是在原有的基本体制架构上寻求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以达成社会管理系统的功能耦合。区政府通过调整社会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构成与相互作用关系,调整各子系统的内部要素配置结构并赋予要素新的功能,以实现社会管理系统的功能耦合,达到新的功能和效益。 这种新模式的特性在于以“人本管理”为
大多数药物都是化学合成的,但是化学合成药物发展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文浩教授课题组的最新发现,却有可能为创新药提供新的分子合成方式。 据介绍,创新药物包括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近20年,全球每年审批的新药仍以新化学实体药为主,约占70%以上。美日欧为全球主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市场,其中美国约占全球上市新药总销售额的61%。而我
学术出版门槛的缺失或过低,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科技、文化乃至社会风气产生恶劣的影响。它败坏了出版业,败坏了学者的公信力与学术品格,败坏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大中学生对学术的情感、品味与敬畏。当然,受毒害最深的还是学术本身 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有了很大进展,图书版权贸易,输出对输入已经实现反超。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和音像制品借助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整体提升,踏上了走向世界的征途
对话嘉宾: 华红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可以被描述,很难去定义 记者:大家都在说“90后”如何如何,好像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了。想请教两位,站在专业角度,你们怎样去定义“90后”,或者如何去描述“90后”这代人呢? 华红琴:对我来说,这是件犯难的事情,或许可以这样表达:“90后”是更关注自我,更加遵从自己内心意志的一代人。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尺度,而并非
年轻的邮递员和九旬的老教授,能有怎样的交集?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届 “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出现感人一幕:著名文艺理论家、93岁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作为颁奖嘉宾特意来到现场,为获奖者之一、邮递员叶其懂颁奖,代表住地居民感谢他的贴心服务。 叶其懂,36岁,上海市邮政公司曹杨新村投递支局一名普通投递员。工作14年来,他在送信送报的岗位上,不计得失地用心付出,2000
第二届“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昨晚举行,典礼对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奖及特别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刘翔、项全雄、叶其懂、上海航天“921”团队、桂建明、梁惠英、沈翠英、包起帆、严正、王登海荣膺第二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江上舟、张兴儒、房金妹、“630”上海旅行团、马超杰、林莉、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团队、彭亚芳、“东方爱民岗
17日,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召开“海洋安全问题”专家研讨会。20余位资深海洋问题学者与会,对国际海洋争端、海洋资源开发、国际航道安全、地区经济合作等话题展开了综合性、跨学科的讨论,为我国合理处置当前遇到的海洋问题、稳定地区形势、促进地区合作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文汇报》 日期:2012年9月19日 版次:9 链接:http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老师生来就是个好老师,更不能指望所有的好老师都自学成才,因而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好的成长土壤。 ●帮助更多中小学教师在团队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才能培育出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优质资源的渴求。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宾: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 解放观点:从新学年起,上海中小学教师资格在首次注册后将不再实行终身制,改为每
上海市伦理学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大会选举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晓禾研究员为市伦理学会新一届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贻庭为名誉会长。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沈国明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文汇报》 日期:2012年9月19日 版次:2 作者:苏令银 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
近期沪上高校密集开学。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讲话往往被视为对大学精神的阐释和对该校学生的期待。与往年大学校长的言语诙谐不同,今年,校长们不约而同从常识和经典谈起,和学生聊聊“大学是什么”以及在大学里他们不希望看到同学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学是什么 “大学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都会犯糊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表示,社会更应关注大学具有
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进程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搭建多元文化交融平台 自2006年起,美国纽约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等海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教育服务机构,先后在学校设立了海外校区或海外教学中心,以增强各国学生在中国高校的学习体验。随着规模扩展和办学层次
“家境不好,生活比较拮据,却又不想让老师同学知道,于是一天只吃一顿、疯狂打工……”这可能是很多经济较困难学生的生活现状。今年开学,华东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历经一年开发和试运行后将正式运行。这也是全国首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 “通过预警系统,我们要从大量的学生中去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是不愿意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们不向学校提出困难认定
共有 23,5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36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