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繁《杂》(2003年)又匆《忙》(2004年)的年代,要少男少女停下脚步,《对当今文化做番审视和辨析》(2005年),显然有点难以企及。于是,《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和你一同《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2008年),选择的都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2009年)的人生之路。我们不可能像《丹麦人带把尺子去钓鱼》(2010年)那么悠闲、那么一根筋。所有
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东华、上大、上理工、工程大、海事、海洋和华东政法等12所高校,今夏正在部分专业中招收插班生。这项在上海已率先试点十多年的探索,受到学生及家长好评。今年4月,市教委再发通知,继续在一本批次和有一本批次招生专业的高校开展插班生招生试点。 高考不理想,却没去复读复考,而是通过插班生考试,从“二本”升到“一本”院校。今年高考过后,刘奔、余美灵,这两位之前
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荡着五彩的湖船行走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不少师生驻足观看……昨天是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同时又临近端午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社共同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俗体验游园会”活动,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活动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70余名同学组成的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高举着幡旗,身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经过长宁民俗文化
端午节舞龙表演必不可少,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全部由华师大的学生们组成,同学们正在舞动手中的“小龙” 神情儒雅、气宇凛然的“屈原”左手持着“雄黄酒”,右手拿着画笔,通过队五毒旗子队进行“驱五毒”示范,演示了传统端午点雄黄“驱五毒”的习俗。 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正在表演挑夫叫卖粽子和雄黄酒,引来了大批前来观看的校内学生。 耍着“莲湘”花枪的舞蹈队正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食堂前的广场上表演。 由华东师范大学70
晚报讯 昨天,“校园端午行”游园会活动在华师大闵行校区举行。在校园广场上,峨冠博带装扮的“屈原”左手持雄黄酒,右手拿毛笔,在同学们的额头点上雄黄,为他们送去健康平安的祝福。 《新闻晚报》 日期:2013年6月9日 版次:A1叠05 作者:记者 俞陶然 摄影 何雯亚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6/09
继去年向博士毕业生免费赠送学位服,今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向全体2400余名硕士毕业生和450余名博士毕业生免费赠送学位服。此举让同学们在毕业季节尽情合影留念,并将学位服作为母校赠送的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珍藏。 据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敏介绍,去年向博士毕业生赠送学位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今年起决定向硕士毕业生也赠送这一特别的礼物。“不仅省去了每年清洗、保存学位服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让毕业
大学生端午民俗行街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游龙穿腾、盘龙啸天”等传统动作。 吕安琪 摄 “屈原”左手持着“雄黄酒”,右手拿着画笔,为观众“驱五毒”。 吕安琪 摄 举着幡旗的舞龙队,耍着“莲湘”花枪翩跹而来的水乡姑娘,头戴帽冠、身着长袍的儒雅屈原……今天是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俗体验游园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会成为社会热点。因为作文考查的不仅是考生们的文字功底,还有思想的广度与思辨的深度。综观昨天各地的作文题,在引领青年学生关注社会、抒发真情上,有着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突出思辨成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这几年全国的语文作文题目,普遍由散文化向思辨化转变。“这其实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愈加注重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而不是为了卖弄文采而写作。以上
日前,小学生阅读现状主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学研究所理事会、《中文自修》杂志社联合本报对本市17个区县的40多所小学3000余位学生进行调查,涉及小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喜好、阅读资源等内容。 “内容好”成首选 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你一般会因为什么主动选择阅读一本书”时,书的内容成为最重要的参考依据,高达74.8%的小学生选择了该选项,与之形成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一经出炉,就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华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作文没那么重要。 “大家都很关注高考的语文科目,尤其是语文的作文。大家讨论题目出得
“我记了大半本的笔记,这里面每一点都是值得我们结合佳华学校的实际情况再研究、再讨论。这10多天的培训,是很有收获的。”2013年加拿大华文教师培训班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结业典礼,蒙特利尔佳华学校傅立愉老师在交流座谈会上如是说。 佳华学校是加拿大最早由大陆赴加人士创办的中文学校之一,主要面向华侨华人子弟,开设从学前班到高中阶段的汉语普通话和简体字教育。从1994年创办至今,在校学生人数已由最初
2013年6月5日中午,一群不同肤色、说着抑扬顿挫的普通话的留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医院兴致勃勃地填着表格,“我还没有献过血,我想在这里体验一下”、“我还不知道我的血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填?”……,他们边填边聊。原来是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们看到学院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后,自发地在校医院奉献他们独特的爱心。 经过短暂的等候,体检通过的同学被医生带到四楼采血室,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看到留学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和中文系研究生会发起了毕业季“师大校徽体”诗歌比赛,面向全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尤其是毕业生征集诗歌。活动刚一发布,便在微博上引来了众多粉丝、同学和老师的纷纷响应。 除了积极响应的同学们,哲学系蔡剑峰老师甚至也加入了校徽体的行列,他写了一首诗: 初, 单车,徒步 岁月长,衣衫楚 三五成群,两两相顾 西窗不觉晚,草堂春睡足 从来只言四载,谁知梦醒殊途 长风一夜中山路
日前,一群不同肤色、说着抑扬顿挫的普通话的留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医院兴致勃勃地填着表格,“我还没有献过血,我想在这里体验一下”、“我还不知道我的血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填?”……,他们边填边聊。原来是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们看到学院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后,自发地在校医院奉献他们独特的爱心。 经过短暂的等候,体检通过的同学被医生带到四楼采血室,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看到留学生同学前来献血也都非常
“我见过许多河流, 流淌在我故乡山中??” 仿佛穿越了一般,2013年一个暮春之夜,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蓦然响起诗人宋琳的诗篇《丽娃河》。这样的诗朗诵,这样的抑扬顿挫声,在丽娃河畔许久没有响起过了。朗诵方歇,全场高喊:“宋琳!宋琳!”这不仅是向当年的诗歌王子致礼,还是对一代人青春的礼赞,也是当年“天之骄子”一代大学生的集体回忆。 5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成立30周年纪念
共有 23,66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8 页 当前第 1,31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