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用5分代表非常幸福,上海市女性的平均幸福指数为3.54,其中自认为“很幸福”的女性占18.7%、“比较幸福”的占67%。 10月26日,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委托华东师大课题组完成的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未婚女性幸福指数最高,离异女性幸福指数最低,经济独立、家庭和谐被认为是上海女性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 婚后三年是幸福感低谷,因为不确定性 根据
理论传播也要“讲好中国故事” 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讨会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华东师大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国际传播,是当前摆在理论界的一道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无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讲好这一蕴含深刻理论内涵的中国故事,就必须有效对接国际传播的文化背景,善于运用通行的国际
在今年8月8日《杜威全集》中文版发布会上,面对三十八本译著,刘放桐先生感慨西方哲学进入中国的曲折。8月底,记者因“文汇讲堂”要做冯契纪念专场,便前往浙江诸暨寻访冯契先生的故乡,恰逢华东师大哲学系退休教授赵修义同行,便向他提起这个问题,得知其亲历了195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哲学进入中国的跌宕起伏。 嗣后,记者独家采访了赵修义教授,他以见证者的身份,详述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从1950年代被打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有一条清秀灵动的校河,名曰丽娃河。20世纪,冯契先生在丽娃河边沉思多载,创作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等哲学史著作及创立“智慧说”哲学体系。冯契先生曾受教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诸名家,而对金岳霖之学体会犹深。在一定意义上,智慧说乃是“顺承”金岳霖的逻辑分析方法、由金岳霖的知识论“逆转”出的广义认识论。河水长流,学脉绵延。杨国荣受业于冯契先生
近年来,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基础建设、应用开发方面都有巨大进展。但基础建设资源匮乏、数据信息效率低下、平台系统分散、数据割裂等问题使得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而且“互联网+”浪潮,拓展了智慧校园的内涵,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浪潮下,智慧校园痛点何在?应该如何解决?9月11日,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奋战在智慧校园建设第一线的负责人,参加由中
10月25日:宝岛台湾光复回归7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宝岛台湾也迎来光复70周年。24日,海峡两岸学者在华东师大进行“台湾光复70周年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回顾抗战苦难辉煌,共谋两岸关系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70多年前,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进程中,海峡两岸仁人志士始终并肩作战,直至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上向世界宣告
舟行丽娃河上,师生诵读佳作,品诗赏乐……2015年华东师大“华申咖啡文化节”主题日活动于10月23日在丽娃河畔举行。今年主题活动因画册《聆听丽娃河》的出版发行而别有深意。 《聆听丽娃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画册由李莲娣、印永清编著,真实地再现了1930年代以来丽娃河畔发生的历史变化;展现了莘莘学子魂牵梦萦的丽娃河之美,描绘了丽娃河两岸文化人求实创造的大业。 该书由华东师大
核心观点 SDR与某国货币沾上关系,并不能实质性地推进该货币的国际化,一种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才有可能成为SDR定价的依据,同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SDR并无关系,当SDR把人民币作为定价依据时,只能说明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重要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按计划将于11月正式讨论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货币篮子。最近
阅读提示:从《清明上河图》确实能管窥出宋人的经济生活,特别是作为当时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北宋汴京,其城市生活到底是什么模样,不妨从《清明上河图》入手看个究竟。 瘦金体千字文 喧闹的虹桥上,有一抬轿子正徐徐穿过,里面坐着的是太师蔡京。那虹桥周边,卖炊饼的,跑腿的,挑炭的,这些《清明上河图》中的小人物,在当代作家冶文彪的笔下,都系眼线、细作,按照当代话语表述,则是间谍、特工。他们或由金国而来
◆中国历史上关于教师身份的描述,通常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既是教师个人条件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职责的描述。人们更容易把教师看做道德角色、知识角色、智慧角色,很少作为专业角色看待。 ◆“独立教师”这个词汇迅速被接受和传播,无论其中存在多少可以争论的问题,这本身就充分说明专业化的教师开始走向市场,预示着教师作为独立的专业性职业,开始具备独立在市场生存的可能,这具有突出的象征性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很多西方国家并不承认新政权的情况下,英国率先于1950年1月公开宣布承认新中国,并紧接着与新中国开展了建交谈判,然而,中英关系正常化却经历22年之久。中英关系为何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就此问题,澎湃新闻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潘兴明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潘兴明 在潘教授看来,1956年是英国外交及对华政策的一个
又到九月九。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念这样一首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茱萸是种什么植物。甚至连著名海派作家施蛰存也是如此:“(我曾)有一个很天真的体会,以为茱萸是一种草本或木本的植物,每逢重阳节,家家都仿清明植树之例,每人该种一株。王维因为自己在异乡作客,因而想到家里今年少一个人种茱萸了。”(《闲话重阳》) 那么,这
共有 23,70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1,17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