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团圆,过年更有贴春联、祈新春的优良传统。对联是喜气的符号,是吉祥的象征。撰对联、书对联、贴对联是千百年来家家户户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2016年即将来临、辞旧迎新的时节,华东师大宣传部、图书馆、艺术研究所和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把吉祥带回家,让传统留下”2016迎新春联笔会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原创春联征集、楹联讲座
“管它红灯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让人们在调侃之余,又不得不深思:从小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为何仍要违反交通规则?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中国式过马路”归根溯源还是在于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信仰的缺失。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法治精神的种子如果不能从小在他们的心灵生根发芽,并滋养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那么依法治国将成
12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许纪霖接受社科报记者的采访,寄语首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 许纪霖教授 许纪霖教授从文化的角度谈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关系,他认为今天中国学者看懂世界要用辩证的眼光,处理好繁简之间的问题,用深邃的思想与纯洁的心灵读懂世界。 许教授对本论坛保持关注,热情询问论坛准备情况,并在
12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落满了冬日的阳光。85年前,该校的前身之一大夏大学的三百余亩校园即坐落于此。走在校园里,有路称“大夏”,有河名“赤水”,有楼曰“思群堂”——这座著名的高等学府,未曾忘记大夏大学在抗战时期西迁贵阳再迁赤水办学的校史,仍然怀念着大夏的柱石王伯群老校长。“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是华师大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不能忘记的存在。”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职教规划》)已发布。这个文件勾画出未来15年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图,也是上海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开始。 上海的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都离不开职业教育支撑。而这次《职教规划》,坚持服务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向”,也体现了对每一位学习者终身发展的“人本关怀”,以系统改革
12月30日,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主办的“以中国立场观察世界,用全球视野把握时代---首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2015)”在上海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教授出席并致辞。论坛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李琪教授主持。 “以中国立场观察世界,用全球视野把握时代---首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2015)”会议现场
舞龙历来是中国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形式。在上海浦东三林,有一种独特的舞龙方式名叫“绕龙灯”,将舞蹈的优美肢体、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腾跃翻滚融入其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如今还有多少上海人知晓源于本土的舞龙?有多少上海人听说过“绕龙灯”? 上海新天地曾邀请有剪纸界“金剪刀奖”之称的李守白先生,创作了一组“最牛的一年”海派剪纸 图 CFP 近代
时值恩格斯逝世120周年。12月29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暨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8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罗勇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局级参赞唐海军,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原会长王学东出席并讲话。上海市
核心观点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既是对过去几年控制上马过剩产能的一次历史性总结,也是主动选择进行市场有效出清,进行供给侧改革与经济指导思想转换的开始。这种转换,将给中国经济新常态注入发展新动力,并会将中国经济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本次会议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一则是因为当下国际经济格局变化扑朔迷离,二则中国经济
12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接受社科报记者的采访,寄语首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 童世骏教授对中国学术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他提出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中国,我们中国学者要以海纳百川的的广阔胸怀去望眼世界、读懂世界。 童世骏教授虽公务繁忙,但仍在百忙之中接受社科报采访,热心寄语“读懂世界”论坛,这将鼓励我们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专家学者,助力中国学术越做越好! 童世骏教授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举办了“第13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学校课程改革政策与评论”。与会者围绕“学校的课程政策践行”“跨文化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政策的理论探索与国际比较”等主题,在国际化视野下,探讨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分享国际上课改新成果 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十余位国外知名专家受邀先后做大会主题报告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多位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重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早日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斯曾断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城市是地域生产力
共有 23,6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15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