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证书承载着母校对学生刻苦攻读学位的肯定赞许,更寄托着母校对即将离校学子的深情祝愿。毕业季将至,各所高校自主设计印刷的学位证书陆续亮相,从而即将开始新一轮外观与内涵的“暗战”。 背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起,颁发给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设计印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的学位证书不再使用。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自1981年
1日,华东师大紫竹基础教育园区一片欢声笑语,展示世界各国球类文化的展板随处可见,“球动五洲,心向未来”庆“六一”活动正在隆重举行。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德妹、紫江集团副总裁胡兵以及来自华东师大、闵行区教育局、闵行区教育学院、紫江集团、吴泾镇的嘉宾们观看了开幕式表演。童世骏书记祝愿基础教育园区的老师和同学们节日快乐,希望同学们“永葆童心,追求卓越”,通过学习更加有爱心
“我就是从这个地方考出来的,这里只有数学和语文课,其他课程虽然课表上有,但是根本没有老师上课……”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13级本科生龙泳拍摄的纪录片中,大学生志愿者游木这样说道。去年暑假,龙泳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一道,回到家乡———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河口完小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其间,他独立拍摄了纪录片 《成长》,用客观记录的形式挖掘山区教育和城市大学生
今年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财政经济家,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创办人、首任校长张寿镛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成立65周年。为此,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出版了《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一书。 6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出版座谈会。据悉,《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披露了张寿镛自1925年至1945年执掌光华大学期间所形成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负能量的影响客观存在,一些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以诋毁、否定马克思主义为指向的思潮,还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健康的思想杂音、理论噪声、学术歪论不时泛起。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什么、主张什么、追求什么,都不能脱离人民的需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才能体现对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体现本民族的主体
5月14至15日,由上海政法学院立法与法治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新《立法法》实施1周年暨中国立法体制课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人大、上海市法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代表与会。本次
近日,“高等教育信息化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作了题为“建设基于数据流的工作流——‘十三五’高校信息化治理的新思路”的主题报告。报告分别介绍了2016谷歌I/O开发者大会的情况、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应用、高校信息化治理等方面介绍了“十三五”高校信息化治理的一些新思路,下文内容节选自该报告。 “2016谷歌I/O开发者大会”带来了什么? 在谈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鸣。参会的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说:“习总书记讲话时,全场响起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我们都是自发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优质基础上的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下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识。 如今,教育“赤贫”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区域、城乡、校际、人群之间的教育差异依然不小,因为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也因为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解决区域间教育不均衡这一难题,长期来看需要推进薄弱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短期
昨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总书记的话令与会科研人员心情无比激动。 “我们必须跑起来,不辜负这个时代!”上海的参会代表们
一系列具体的保障措施,都旨在尽快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无论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还是对贫困地区带来均衡发展,都需要不菲的经费投入,这就凸显出经费之于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国民素质提高和国家长远发展,经济必须反哺教育。政府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向基础教育,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实现区域间的教育均衡。 深度解读 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16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
西周时期,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周人在吸收和继承夏商两代政治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分封制为框架、以宗法-礼乐制度为纽带、以天命-德政为核心政治理念的治理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早期国家的跨区域治理难题。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西周在古代国家治理方面的制度、文化及思想安排,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基石。 分封与中心:恢复与重建秩序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
共有 23,64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13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