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柏林表示,中方正在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问题准备“中国方案”。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自主减排目标,我们需要在产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实施更加切实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其中,建筑节能面广量大。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600亿平方米,其中大多数属于不节能建筑,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建筑能耗将大幅增加,直接威胁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既有
舞龙、立蛋、做香囊,还有一场锣鼓喧天、古意盎然的游园会……昨天,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分外热闹。迎接端午佳节,各地的传统民俗都被学生们一一“移植”到校园里。 传统佳节不是一个简单的休假日,而是一个“解码”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而大学校园更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场所。秉承这一理念,在华东师大,师生广泛参与的端午游园会已连续举办了4年,俨然成为该校的一大校园文化“传统
粽叶飘香的时候,就是端午节到了。 作为最早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也有专家学者注意到,对于端午习俗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公众仍然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发扬光大节日文化,首先要消除对民俗活动的偏见 有一点不能否认: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升温,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端午临近,吃粽子、佩香囊、挂菖蒲等各种与之相关
好的科普作品,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和好奇心,更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将所从事的科研活动逻辑清晰地与不同人群交流,都是科普,只是层次、角度有别。 褚君浩院士现场展示当年读书时做的笔记。 “做科研只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科普则会让年轻科学家更多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发挥” “很多人感觉科学家做科普是不务正业,做不好科研才去做科普。而我却觉得
编者按 近年来,欧盟因为经济发展受阻、难民问题突出而充满变数。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今年又是大选年,右翼政党是否会上台,引人关注。为此,《上海书评》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孟钟捷回顾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反思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孟教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世界史和德国现当代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德国简史》等,译有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的名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等,主编“二战战败国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前天下午来到复旦大学,为师生们作形势政策报告,解读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与师生们一同回顾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分享城市未来发展的愿景,并回答师生们的现场提问。 这是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上海市领导进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的第一讲。昨天,许多高校师生、各界青年纷纷畅谈学习感悟。 报告会“干货满满”,也让复旦教师们深受鼓舞。通讯员 刘畅 摄 高校师生 当创新人才 全方位
“态度”中国-德国当代艺术家联展暨论坛于2017年5月25日在上海云艺术中心揭幕,次日5月26日上午,中徳两国艺术家及有关学者将出席本次学术论坛。 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特别支持,特邀著名艺术批评家马钦忠担纲策展人。 开幕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韦天瑜主持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 本次展览策展人马钦忠 德国
为纪念中以建交二十五周年,“中以学生零距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线创新主题讲座”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和以色列海法大学联合举办。 为契合“中以建交二十五周年”主题,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邀请到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教授为中以学子做历时二十五分钟的在线创新主题讲座。华东师大与海法大学各二十五
5月16-17日,国际生态学界的盛会——第九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七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及中国各地的5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围绕会议主题 “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学进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由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组织与学术委员会、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组织与学术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生态学
“有些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开埠之前的上海就是个小渔村。其实,开埠前的上海不仅社会经济发达,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教授如是说。 田兆元正在筹备于5月18日开幕的“‘一带一路’非遗保护,中越两国文化交流——越南东湖年画展”。田兆元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中国的三国时期,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西域僧人康僧会正是
除了面向学术界的产品,中华书局正在开发针对普通读者的古籍数字化产品,计划收录500种经典古籍、1000篇经典古文,包含注释和翻译,力求人人都能看懂 “信息时代:古史研究的新思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表示:“我们做古籍数据库,会像做纸书一样,世世代代做下去。” “中华经典”已收千余种古籍 2014年,中华书局首次推出古籍数据库产品,定名为“中华经典古籍库”。第一辑
自从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始建设后,赞成与质疑之声接踵而至。雄安新区正式提出后,更是众说纷纭。理论上看,通州和雄安建设本质上是多中心空间战略实施,本文将从理论渊源、实践总结和实证研究三个角度来审视多中心空间战略的特征等方面,以便为评价通州和雄安建设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也希冀能对实践工作有所启示。 建设通州和雄安新区的本质是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空间战略 通州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各个高校合作开展的“慈善爱心屋”是上海慈善事业的品牌之一。自首家爱心屋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张以来,这一品牌已经走过10多年,遍布沪上多所高校,传递公益理念,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风格,它如同诉说着不同花语,在校园中散发馥郁芬芳。 搭建爱心平台 传递人间真情 倡导相互关爱 高校爱心屋的成立初衷是帮助贫困学生,为他们系统地进行物资申领和发放工作,这也是各个高校爱心屋的基础工作
上海是全国对口援建的重要力量,现已对西藏、新疆、云南、青海、贵州、四川、三峡(重庆市万州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海南等多个省市数十个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这一过程中,师资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也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与模式。但在队伍建设、师资投入、整体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上海市在师资扶贫方面,形成了“送进来、请出去”“点对点”“手拉手”三大模式为
为力促“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根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调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研以及教工党支部建设专题调研,旨在通过系列化的专题调研,把脉支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态势下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 常态化调研,紧绷党建工作思想弦。学校党委以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导向,不断推动强化党建调研督导工作由阶段性
共有 23,64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08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