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书院、院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单元,也是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载体。自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各单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总体目标,凝心聚力深化综合改革,锐意进取强化内涵建设,稳扎实干推动学校发展,用勤奋和智慧、理想和信念写就一段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篇章。 以学科集群带动发展,交叉融合筑造新高峰 过去五年,各学部、院系将学科建设
随着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中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两会将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我校全国政协委员丁金宏、章义和、戴立益围绕民生热点问题,重调研、勤思索、善建言,下面看看委员们针对哪些热点问题提出
青年与时代紧密相连,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的际遇会真切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治理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新征程。青年人如何能够赓续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基因,不负韶华的伟大时代,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阅读提示 从业妇女生育生活津贴是生育保险政策的核心内容。本文作者以上海市生育生活津贴基本线、提高线、托底线为分析框架,审视上海市城镇从业妇女生育生活津贴的变动,发现其中生育生活津贴托底线呈现出跌落的态势,从而使上海市生育生活津贴的公平性受到挑战。为此,作者建议回归从业妇女生育生活津贴的公平性、恢复“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托底线。 从业妇女生育生活津贴是生育保险政策的核心内容。上海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意、也最激动人心的元宵节。从正月初一开始的喜庆气氛,到这天进入最高潮。城乡各地悬灯结彩,做汤圆,包饺子,燃放焰火鞭炮,到处洋溢着民俗文化的浓浓气氛。源远流长的元宵节把节日民俗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老上海人又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 晚清时老上海人过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 “炭茅柴”与“烧田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起于汉,兴于隋唐,而盛于宋明,到清代达
静坐冥想可以改变人的大脑,对大脑产生影响?对常人来说,这听上去有点玄乎,但这却是近年来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一个领域,而且被不少研究所证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做过一个统计,从1999年到2014年,世界各地学者围绕这一议题,通过研究而刊发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论文大约有477篇。“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内,科学家无法解释冥想所产生的神奇作用。但借助量子力学理论,科学家
2013年4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几经修改,初稿已经成型,准备去小学试教。 每当编写组遇到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总主编鲁洁教授总是说:“去问问孩子,他们才是最大的权威。”鲁先生非常重视试讲的作用,特意要求我们将关于交通发展等城市味道比较浓的课放在农村小学试讲,看看农村儿童有什么反应,能不能理解。 18日这天,试讲安排在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镇中心小学,这里与安徽交界,离南京主城区约50
2018年1月,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来自教育领域的市政协委员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力、优化教学结构等方面踊跃建言,为本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避免“一把尺子量遍所有高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对此,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建安感触颇深。 “如何通过科学引导,推动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适合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是我国
1917年夏,留学美国七年的胡适回到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曾与章太炎同在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演讲。他那天特意用英文朗诵了荷马的诗句:“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这句话在其早年日记里也曾多次出现。胡适自己将之翻译成:“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留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至深且远。时人及后人对留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一带一路是经济之路、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开放之路,也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金钥匙”。“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创举,推进一带一路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市开发区协会2月26日联合在京主办了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研讨会,并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18)》。据悉,该报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共同编著,系统阐述了中国海外园区建设发展中的历史阶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机遇挑战,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建设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六大
中国“脑计划”今年正式走起,脑发育研究有望“三岁看八岁、八岁看到老” 大脑,1000亿个神经元,是最深奥的小宇宙。从美国到欧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纷纷推出各自的“脑计划”。在迎来人工智能(AI)时代之际,酝酿多时的中国“脑计划”(脑科学研究计划)何时正式出台?今天(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裴钢等透露,今年有望真正成为中国脑计划的起步之年,其中脑发育研究是我国脑计划区别于世界
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受了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外来洋节文化的大量涌入,如何理解、继承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让很多人深感困惑。 欢度春节,民间为何又称之为“过年”?“过年”的时间该怎么定?农历一月为何又称为“正月”?民间俗语“一年三百六十天”又隐藏着什么信息?了解我国传统年节的文化内涵,对加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年的年味是淡了还是浓了?这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返乡潮,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流动在中国大地上演,看到百万摩托大军载着妻子儿女回到家乡过年的雄壮阵容,能够说年味淡了吗? 当你看到整个社会呈现浓烈的节日氛围,各类媒体讲述春节故事,连古老的南京城上都挂满了红色对联的时候,怎么能说年味淡了呢? 可是,确实有不少人觉得年味淡了。有人说,过年的吃喝现在平时都有了,所以提不起
年画是适应欢庆春节需要的风俗节令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描绘的就是“过年贴年画”这一年俗中的仪式性活动。 四季平安,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清康熙,中国美术馆藏 年画产生的确切年代尚有待考证,目前所知它与上古时期的年节活动有密切的关联性。一般认为,“过年”最早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除旧迎新的仪式包括
共有 23,6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03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