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淀山湖因空气清新被选为空气质量背景点,然而现在,居高不下的PM2.5浓度却与其本身定位有所不符。
昨晚8点,根据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数据,青浦淀山湖PM2.5最近一小时浓度值和最近24小时浓度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66.5微克和87.7微克。
其中,最近24小时浓度值已经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限值,成为上海10个监测点中唯一的轻度污染监测点。
6月27日本市发布PM2.5浓度数据以来,淀山湖监测点的浓度在全市十个监测点中总体偏高。
背景点有重要对比意义
昨天在微博上,有网友提出,“为啥淀山湖PM2.5很高?”
对此,上海环保部门答复:“近年来随着周边发展,污染物浓度有所升高,逐渐失去清洁对照功能。环保部门正研究重设清洁对照点。”
然而十多年前,正是由于青浦淀山湖远离市区且周边无明显工业源排放,才被选作清洁对照点——只作对比参考,不参与空气质量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专家指出,空气质量清洁对照点的意义在于:通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相对自然的背景点,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的情况,即“本底污染浓度”是多少,这样与其他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形成对比,有助于了解空气质量的污染状况。因此,背景点的“对比意义”是很重要的。
气象因素拉高污染浓度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分析指出,自PM2.5试点监测数据发布以来,青浦淀山湖点位浓度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青浦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原来的郊区也变得不那么“偏”,而且受周边城市群的影响也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与气象条件也有关系,在夏季,偏东风较多,一般情况下,处于上风向的点位,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而下风向的点位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这也是淀山湖点位污染浓度较高的因素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的环境专家认可了这一说法,指出夏季受上海偏东风气流影响,淀山湖易受到市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受周边城市群影响因素也在增多,即外来污染源的影响;交通也是青浦淀山湖背景点“不清洁”的原因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进出青浦的交通量也日益增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导致淀山湖空气不“清洁”,总的来说,淀山湖已经不再适合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背景点,上海必须下决心,重新寻找新的空气质量监测背景点。
正在着手布局新监测点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的规定,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应根据我国的大气环流特征,在远离污染源,不受局部地区环境影响的地方设置,也可在符合上述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中选取。
空气质量背景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50千米以上,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20千米以上。地方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城市居民密集区20千米以上,并设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因各种原因,造成原设置的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不再适合作为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的,可按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的设置要求重新选择,原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是否纳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按新增设点位的要求重新确认。
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上海环保部门正在着手国控点包括空气质量背景点监测点位布局优化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今年年底会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的环境专家指出,随着人们对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质量日益关注,上海现在必须下决心重新寻找新的空气质量清洁对照点,但是也不得不面对,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上海,要找一个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地方越来越难。
《东方早报》 日期:2012年7月10日 版次:A9 作者:余梦
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3/2012/7/10/8220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