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新上海网:华东师大胡文浩课题组于《自然·化学》在线发表最新成果

2012年09月26日

中新上海网9月25日电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文浩教授课题组于7月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在线发表全文《利用亚胺高对应选择性捕捉离子对中间体》(Highly enantioselective trapping of zwitterionic intermediates by imines)。《自然·化学》是国际权威学术出版集团自然(Nature)旗下有关化学研究的最重要杂志之一(影响因子20.524)。该项成果的所有研究工作均在华东师范大学完成。
创新药物包括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近20年,全球每年审批的新药仍以新化学实体药为主,约占70%以上。美日欧为全球主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市场,其中美国约占全球上市新药总销售额的61%。而我国医药产业研发仍然停留在仿制和抢仿国外未在中国申请专利或专利过期的药品,生产的化学药品97%以上为仿制药,真正原创或有较大技术改进的药品寥寥无几。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以及制药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十年来,尽管新药研发投入在增长,全球产出的新化学实体分子数却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现有化学合成技术无法快速、大量合成结构多样性新化合物以供筛选所致。因此,胡文浩教授课题组近年着力开发高效药物合成技术,为原始创新药物发现快速提供大量结构多样性的新化合物。
2006年开始,胡文浩教授课题组在多组分反应领域发现了两个新的化学反应,可以高效、快速合成含多氨基和羧基的新化合物,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系列国际权威期刊上。在此基础上,历时一年攻关,针对高效药物合成技术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重要发现。胡文浩教授课题组报道的合成方法提供了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具有广谱生理活性的新型吲哚类衍生物的新途径,这些高效合成技术的应用有望缓解高通量筛选对新化学实体的需求,在新药发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成果得到《Nature Chemistry》匿名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评价认为,该方法“无疑是金属卡宾化学领域的一个突破,可以构筑结构复杂的吲哚类衍生物,必将在制药行业引人注目”。
由胡文浩教授课题组所提供的高效合成技术而合成的新化合物骨架广泛存在于多类药物分子中,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化学实体表现出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该研究成果在原始创新药物的研发中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中新上海网    日期:201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