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早报》殷莹:小米和积木的故事

2012年10月25日

积木,大概是最经典的一种玩具,每个人在童年都玩过。小米14个月的时候,拥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积木。如今小米刚满19个月,在这五个月里,他和积木之间发生了许多可爱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积木仿佛也有了生命,妙趣横生。
 
刚开始看到积木,小米不知道该怎么玩,捏在两个小手里面颠来倒去地看,或者偶尔放进嘴里啃一啃。不厌其烦地抓起一块,放下,又抓起另一块。但是很快,他便找到了自己的最爱。每次我们把积木倒出来,五十块堆满一地,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那块紫色的圆柱体,然后捏在手心,很长时间都不放下,到哪儿都带着它。遇到万不得已必须要腾出手来的事情,他会把它先搁在一处,完事之后马上回到那个地方,捡起这块他最爱的紫色积木。
 
后来我们开始在小米面前搭积木,演示给他看如何一块一块往上搭。他起初饶有兴致,但很快便失去耐性,我们才搭了五六块,他就急于把它推倒。而且,越是阻拦他,他越觉得有趣。慢慢的,他还不满足于推倒五六块积木,会任由我们把积木搭得很高,高到和他身高差不多的时候,再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推倒积木,然后咯咯地大笑起来。
 
过了一个多月,我感觉是突然有一天,他自己安静地坐在地上,搭起了积木。从一两块到八九块,轻而易举地搭起来不会塌。有时听到我们夸赞,他还会自己拍拍小手以资鼓励。不知是否性格使然,小米学习新事物的风格挺“含蓄”的。他不会轻易尝试模仿大人的行为,有时我刻意教他,他反倒扭头就走,或者心不在焉。但其实有意无意间他一直在观察,有几次我看到他一个人悄悄在试,此时我若上前帮助或纠正他,他又会跑开,害羞似的。然后过几天,再看,他已然会了。
 
分辨积木形状也是如此,小米自有一套。积木桶的盖子上有各种形状并做了镂空处理,标准的玩法是把不同形状的积木塞入对应的镂空图形中。当然我就是按此“标准”来教小米。他还是那样三心二意地学着,圆柱体和正方体常常搞错。可突然有一天,他豁然开朗了!并不是从此分清了圆和方,而是他终于发现,无论圆柱体还是正方体,甚或那些小三角、半圆体,统统可以塞入方形的洞洞里。问题迎刃而解,很简单嘛!“妈妈为什么要教得这么复杂?!”我猜他心里肯定这么犯嘀咕。
 
此后我便不再刻意教他怎么玩积木,而是(像小米一样)更多地在一旁观察。有一次,他把积木桶放到地上,不再像往常一样把积木全部倒出,而是走到一边,然后朝着积木桶的位置倒退着走来。我很诧异,完全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后退,直到小腿触碰到积木桶,接着,扑通一下,一屁股坐在了积木桶上。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样,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也跟着乐,还得意地伸直双腿抖了抖。从此以后,积木桶就成了他的“小凳子”,给他买的小凳子却被弃于一旁。后来有一阵子他“冷落”了积木,爱上了其他玩具。无论我们搭出各种造型,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然而,就在最近一个月里,小米“重拾旧爱”,还玩出了新花样。起初他在地上摆了几块积木,我们照旧在一旁看他怎么玩,只见他蹑手蹑脚地从中间走过,避免踩到任何一块。我们受其启发,拿出所有长方体的积木,排成长长两列。小米马上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走进“积木走廊”。这条走廊从笔直的到弯曲的,越搭越长,他来来回回,走得不亦乐乎。我们和小米开玩笑:“要是碰倒一块,可要打一下屁股哟!”然后瞧他,走完全程若积木一块未倒,他就很有成就感地来跟我抱抱;当碰倒了一块,他竟自己拍拍屁股,然后蹲下去扶那块积木,谁知刚蹲下屁股又碰倒了身后的积木,他又站起来拍拍屁股。
 
看小米和积木的故事,总是让我笑得前仰后合,而且总会有惊喜。惊喜之处,常令我自问:“对啊!为什么不能这么玩?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与其说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自己的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激发我们的想像力,在唤醒那些被定势规条所蒙蔽的创造性。所以,在小米和他那些玩具的故事里,我希望自己扮演的不是妈妈的角色,而是他的一个玩伴,和他一起创造更多的惊喜。因为学习不只是模仿,不只是契合我们固有的“标准答案”,也是创造大大小小的惊喜。而惊喜,是生命成长的动人时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外事秘书)
 
《东方早报》    日期:2012年10月25日    版次:B6    作者: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