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十八大
据新华社上海电(记者王蔚 俞菀)“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这句话让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特别有感触。
“现在发展起点高了,人民对自己要过什么样生活的理解更加自觉了,对更好生活的理解更符合人性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童世骏说,适应世界的变化,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文明进步的趋势,我们应继续推动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期盼,这其中包括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社会生活、更好的精神生活。
对此,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表示赞同。蔡达峰认为,过去十年,尤其是十七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努力遵循教育工作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许多新成就。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高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主招生和各种选拔政策不断完善,更加注重以德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
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青年教师李粤江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年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大批具有更高学历、更优学缘结构和更多国际背景的师资涌入国内高校,开拓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视野,增强了科研活力。同时,学生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科研的机会快速增加,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李粤江对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需要一套更加灵活多元的人事管理体系来激励和稳定教师队伍;二是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投入机制。
《新华每日电讯》日期:2012年11月8日 版次:2版 作者:王蔚 俞菀
链接:http://202.84.17.54/PDF/20121108/0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