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报》:网络时代的民俗新样式

2013年01月07日

    2010年开始,网络上的数字“造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浪。从520日的“网络情人节”,到20101010日的“十全十美节”,再到20111111日的“神棍节”,直到昨天的“爱你一生一世”,这些“好日子”,有些是商业力量的推动,有些则是数亿网民自发兴起的节日。

    “从民俗的角度上说,这些并非传统的民俗节日,也非国外‘舶来品’,可以说是网友通过网络创造的民俗文化新样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仲富兰认为,这些网络节日的形成机理与传统民俗节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谐音、象征的方式来讨口彩、讨吉利。举个例子,“白菜”取谐音“百财”,经过上千年的文化沉淀,如今在民俗文化中成为了象征财富的通用语言,“201314也是如此,通过谐音‘爱你一生一世’带来正面的积极意义,在网络上产生了凝聚力。”

    仲富兰表示,这些网络上造出来的节日是对当代民俗文化的一种创造,大多以娱乐性为主,如果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没有必要加以否定。这些网络节日很难说是否具有延续性,更难像传统民俗节日那般产生巨大影响力,绝大多数的网络节日一旦没有生命力,过几年就会被自然淘汰,“当然,一些网络节日被网友约定俗成,经过数年文化积淀并成为新的习俗,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民俗文化本身就在不断变化着。”

 

《文汇报》日期:201316版次:02 作者:徐晶卉

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1/05/content_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