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的“小白菜”如今做起了“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志愿者。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世游赛的“小蕃茄”

丽水世博会的“小泡菜”
2010年,还在读大三的华师大女生周红杏是被本报报道的众多颗“小白菜”中的一颗。怀着“白菜情结”,在世博结束后,她又参加了中国馆续展的志愿服务工作、上海世游赛组委会的长期志愿者工作。
去年,这位曾经的“小白菜”、“小番茄”,再次变身“小泡菜”,成为韩国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志愿者。如今,还在读研的她又开始了公益之路,正在为乡村教师和孩子走出大山而奔忙。“一日小白菜,终生志愿者”,她说自己的梦想很简单,希望更多人能像自己一样,感受到“志愿生活”的乐趣。
重返中国馆“小白菜”很兴奋
2011年1月1日一大早,前去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观众惊喜地发现,昔日活跃在世博园内外的“小白菜”又回来了,一张张青春的笑脸让红色的中国馆再添魅力。从当日起,一批世博志愿者重返世博园,专门在中国馆续展工作中开展志愿服务。
周红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世博期间,她服务的地方正是中国馆。九米台、南广场大门,都是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穿上熟悉的“白菜服”,站在熟悉的地方,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亲切”。“几个月没进来,这里都没什么变化。连休息室都一模一样。”她笑着说,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世博会中发生的一切都宛若昨天。
世博志愿服务的那段时间,周红杏常常因为向游客解释中国馆预约券的情况而嗓音沙哑,每天要重复同样的话,要面对游客们不同的抱怨,有时候觉得很累。但当观众竖起大拇指、露出感谢的微笑时,心头就会涌起一股成就感和幸福感。
“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位跟家人走散的老人,我通过广播帮他找到了家人。后来在九米台的电梯旁正好碰到他们,老人就一直拉着我的手跟他女儿说,‘这就是帮我找到你的志愿者。’那一刻,我感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周红杏说。
“小白菜”华丽变身“泡菜”
“世博会让我产生了志愿情结。”周红杏说,从那之后,她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志愿接力”——2011年,她成为在上海举行的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组委会的一名长期志愿者,志愿服务从1月持续到了8月。2012年,她走出了国门,作为36名中国青年志愿者代表之一,赴韩国参加了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我好像习惯了志愿生活,每年都必须要参与一些大的赛事志愿工作。”她说。
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华东师范大学世博工作先进个人,出色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周红杏有幸在报名后都被选中,如愿让自己的“志愿生活”得以持续。不仅如此,世博期间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小白菜”的她,也成长为一颗成熟的“大白菜”。
在世游赛服务期间,她参与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宣传等工作,见识到了一个大型赛事在筹办中从无到有的神奇过程,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世游赛举办期间,她牵头制作了20余期《泳·志》志愿者专刊,图文并茂地记录志愿者们的每日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不是新闻专业的她学会了挖新闻。
去年的丽水世博会,她有幸被选中代表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服务,在丽水的标志性建筑Sky Tower中,即使不会韩语,周红杏和搭档的韩国志愿者,一名韩国“大妈”依然合作得有声有色。
她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接待了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介绍丽水世博会和丽水世博会的中国志愿者。志愿服务之余,她还与韩国的青年志愿者进行交流,分享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经验,介绍中国、了解韩国,从“小白菜”华丽变身“泡菜”,她将“白菜精神”带出了国门。
去年志愿服务时间1000余小时
如今,周红杏已经是华师大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志愿服务中。2012年,她累计参与的志愿服务时间为1000余小时。
2012年夏天,当别人正在享受暑假的清闲时,周红杏则开始忙碌于又一项志愿服务——作为“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她肩负起该项目的志愿者招募、管理以及乡村教师培训的内容策划工作。
“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是崔永元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帮助乡村教师走出大山,来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感受外在的世界,接受新鲜的资讯,带着乡村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爱飞翔”位于华师大的办公室里,贴满了乡村教师们来到上海后开心的笑脸。去年夏天,150名来自甘肃、贵州的乡村教师和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们来到了上海,他们有的是第一次坐飞机,有的是第一次坐火车。在上海,他们看了一场高规格的文艺演出,到上海人家做了一天客,与名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这些节目单就是由周红杏和其他志愿者反复讨论制订并安排陪同的。
除了帮助乡村教师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周红杏还想办法到企业募集废旧电子产品,参与“爱传递·乡村电脑教室”公益项目,将募集到的废旧电脑经过专业修理再生成可以正常使用的电脑,再将这些再生电脑捐到中西部的乡村学校,去年爱传递团队齐心协力在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建起了13间爱心再生电脑教室,让乡村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脑、用上了电脑。
现在,周红杏正在华师大组织开展“捐出一本书、改变TA一生”的慈善公益活动,收罗同学们捐献的书籍送给乡村孩子,她希望能努力通过再生电脑和书籍来架起乡村孩子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
◀◀新年愿景
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
说到自己的愿景,1989年出生的周红杏说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成为一名志愿者,担负起当代青年的责任,也同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作为学校团委的一名学生干部,她在从事志愿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就以我们学校为例,不少志愿服务项目是以院系为单位的,不对外的,资源很分散,有些项目其实有重复,好的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她现在正在带领团队建立起院校志愿服务联络机制,构建信息沟通共享平台,逐步整合院校志愿服务资源,努力打造华师大的志愿服务品牌。
另外她遇到过有同学“被志愿”的情况。“有些活动其实是利用志愿者的热情,其实是招收廉价劳动力,暗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这就需要有一个对志愿招募项目的规范机制。”包括目前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组织,“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互相合作,如果能有一个自由而规范的合作平台,那该有多好。像我们‘爱飞翔’,就有不少乡村教师带来孩子的小心愿,其他的社会组织有相关资源,就可以帮助圆梦。这样的合作更多点,大家就能做成更多实实在在的事。”
作为志愿者的一员,她也希望能有一些机会让志愿者成长。“比如说一些长期的定期的针对志愿者的培训,有兴趣就可以报名参加,而非临时性的培训。”
《青年报》 日期:2013年1月31日 版次:A06 作者: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