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解放日报》:到学生中去,大学校长食堂共餐

2013年01月31日
   前晚18时,华东师大丽娃河畔,河西食堂照常营业,市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开完会,回来与学生们吃食堂、说家常。师大校长、书记们跑学生食堂是家常便饭,自200810月起还发出8次“共餐”邀请函,每次都被学生围成一大桌。只不过这一次,常规的“午餐会”改为了共进晚餐,成了学期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年夜饭”。 
“饭友”无话不谈
    寒假中,春节前,留校师生并不多,食堂不像往日一座难求。几个校领导打好饭,各自来到不同的方桌就餐。听说了校团委放出的信息,有兴趣的学生自发如约而来。把两桌拼成一桌,七八个师生团坐,边吃边聊。坐在童世骏对面的,是来自广西百色的大一新生张顺义,今年选择在沪过年。作为乡里第一个大学生,他考上了公费师范生,衣食无忧,工作定向,“说实话,真没什么学习动力”。面对学生的真诚,童世骏也笑着坦言:“想想你喜欢的中学老师,我觉得你应该更喜欢好老师,而不是一般的老师吧。”
    社会保障专业的研三女生丁意然正在就业实习,来不及回老家。她问邻座的童世骏:咱们研究生找工作为啥难?“我们学校研究生就业率的确不如本科生,”童世骏如实相告,“不过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研究生期望值太高。”他举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人生中有一个个“点”,相信每一个“点”最终都能被连成线。丁意然似有所悟:或许眼光放远些,不必强求多么体面的工作,任何一份经历都会对未来产生价值。从赴日学习经历,到女儿教育问题,童世骏与“饭友”无话不谈。 
校领导都有对口院系
简餐只吃了十多分钟,谈天却持续了一小时,最后不忘相互拜个早年。“很遗憾,我还不能叫出桌上每个同学的名字。”童世骏回忆说,建校早期的老书记常溪萍几乎认得每一个学生,这段佳话至今流传在师大园,“对我们是榜样,也是压力”。“到学生中去”的传统仍在教师中承继,前任校长俞立中每每走在校园内,也常被学生“拦截式访问”,一路攀谈。如今,“师生午餐会”的非正式交流形式覆盖新老校区,从校级扩展到各院系,每个校领导都有了与学生食堂同餐的对口院系。
 
《解放日报》 日期:2013131 版次:06 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