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天天新报》:“90后”大学生学雷锋有“新招”

2013年03月07日
    新报讯 “能吃多少就要多少饭,尽量做到‘光盘’,勤俭节约是雷锋精神”“代食堂阿姨值一次班,在平凡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岗位上能更真实感悟‘螺丝钉’这三个字的涵义”……昨天,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一次全校大行动,让“90后”阐释自己理解中的“雷锋精神”且付诸实际行动。
  “光盘”也是学雷锋
  昨天12时许,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的华闵餐厅迎来了一天中的最高峰。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的几位学生穿行于此刻诱人的饭菜香中。如果发现“剩饭生”就邀请他们在“35日学雷锋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参与到吃光餐盘中的 [spc]“光盘”行动。如果发现“光盘生”,则给贴上华师大学雷锋卡通形象“峰哥”徽章。
  学生小严说,“没想到无意间应景地‘学雷锋’了”,不过能吃多少就要多少饭,节俭或者用更为时髦的词——环保、低碳,“光盘”行动和雷锋当年“爱好”缝缝补补背后的涵义是一样的。
  做一回食堂阿姨
  同样是在华闵食堂里,政治学系几位本科生结伴在高峰时段代食堂阿姨值一个小时的班,收拾被同学们“忘”在桌上、没及时收拾的餐盘,在午餐时间后把油腻腻的餐桌和地面打扫干净。
  “宿管阿姨,食堂的清洁人员,校门口的保安……很少有人将关怀的眼神投向这些忙碌的身影。今天个把小时的‘角色体验’告诉我,他们感受着最真实的辛劳。”政治系大三学生小许对记者说,雷锋精神传递出的“敬业”精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时间拍卖”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可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帮助,也不仅仅是无偿的付出。”华东师大信息学院团学的“学雷锋”花样十足。他们在校园里的人流集中处摆设报名处,大声吆喝着“时间拍卖”,邀请全校学生参与到他们的新玩法里去。
  负责组织的一位学生对记者说,“时间拍卖”里有卖方和买方,拍卖物品为卖方的2个小时,起拍价10元,拍下来的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给予自己帮助。当然拍卖所得全部用来帮助残障儿童。当天来报名的学生中,有信息学院的“学霸”,买下他们两小时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传授C语言、高数等的学习秘籍。也有纯粹捧着一颗爱心而来的普通学生。
《天天新报》 日期:201336 作者:俞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