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在“淘汰产品目录”里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意味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走出了1999年以来长达14年的禁令,其生产、销售、使用都将再次合法化。那么在解禁之后,如何避免“白色污染”卷土重来?
现状
发泡餐具禁而不止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丁烷)等进行处理,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具。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一次性发泡餐具更多地与“白色垃圾”联系在一起,当年的禁令也正缘于此。
据统计,在解禁前的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而这些包装用塑料大部分以塑料袋、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尤其对铁路沿线、河流的生态、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被禁的14年间,发泡餐具就真的得到约束了吗?记者在一家料理店采访发现,这里一直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炒面才5块钱,这个盒子便宜啊。”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相关市场占有率高达7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通报中也显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与其他替代产品相比价格低廉,有市场需求,禁令颁布后国内仍有部分企业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而随后发泡餐具产业转向地下。
疑问
“白色污染”重来?
“白色污染”也被称为“地球癣”,一度造成了触目惊心的视觉污染。解禁之后,“白色污染”会卷土重来吗?
在不少网友看来,发泡餐具虽然在经济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但解禁这一产品,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好好算算“环保账”。网友“未来蓝”的质疑很有代表性:“发泡餐具如何回收再利用,环保账如何算,这些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健全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不一定会导致“白色污染”。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勇介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和城市卫生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已大幅减少。再加上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不太可能再出现当年那种严重的‘白色污染’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林逢春经过专业计算得出结论,在达到70%的回收情况下,发泡塑料餐具比光/生物降解餐具更为环保。
前景
回收机制引发担忧
“解禁”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起点,绝非终点。尽管发泡餐具有节约资源等优势,但缺乏产品标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成熟完备的回收机制依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专家由此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抓紧制定一次性餐具的生产、使用及其废弃物收集处置的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修订并提高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制定科学的准入制度。
要真正实现环保节能,回收体系的完备不可或缺。国际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担忧,由于目前回收体系尚不成熟,不管是资金来源、硬件设备建设,还是再生处理厂的污水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尚不能满足即将解禁的发泡塑料餐盒的回收要求。
上海的“三分钱”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推广的范例。上海按照“谁生产,谁处置”的原则,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厂家按每只3分钱的标准收取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3分钱中1分钱是给回收者的劳务费,另1分钱是一次性餐盒处理处置的补贴,还有1分钱是管理部门的管理费和执法成本。
据新华社
声音
@大美白山黑水:外出吃饭,既要光盘又要环保,记住自带饭盒打包。
@Jackie8309:应该倡导少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用品!
@goodych:这还不简单,不用就好了,适量点菜,全部吃完不就行了吗?
最新进展
发改委:毒性符合国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以及有利于节能等特点,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
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删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主要基于多种考虑:它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源;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已大幅减少,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最初出台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进行调整的时机基本成熟。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另外,使用后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通过回收、处理、再利用,可以生产建材、涂料、文具等多种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发展改革委表示,除中国内地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直在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且还在不断开发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新产品。
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质量轻,耗材少,可以降低原料消耗,节约石油,符合资源节约的方向。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大量使用造成了“白色污染”,我国开始在铁路车站和旅客列车、长江及太湖等内河水域航运的客船和旅游船上禁止使用。发展改革委2005年12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了淘汰类产品。
据新华社
《现代快报》 日期:2013年3月30日 版次: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