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后门“临时关闭”,受此影响,枣阳路美食街生意冷清。这一消息引发了一些华师大校友的怀旧潮。
曾是学生的“美食街”
“大一,这是条让我(体重)从79斤到97斤的小马路。在那游荡的我们,有花不完的时间、用不完的青春。”网友“程兰De围脖”说。
华师大后门外的枣阳路曾是沪上著名的美食街之一,街边曾挤满各地风味小吃和小百货。它相伴校园而生,主力消费者是华师大学生和周边居民。2008年7月,因道路改造,部分店铺搬迁,枣阳路的人气开始衰落。4月1日,华师大校方关闭后门后,生意更加冷清。
昨天下午,位于枣阳路460号的华师大后门已经关闭,门外围上了一堵两米多高的水泥墙。枣阳路比平时冷清不少,街上人流寥寥。平时生意火爆的手机贴膜生意已经没什么顾客,不少摊主已经收拾东西早早回家。
一位饭店老板表示,校方准备将枣阳路的沿街店铺收回,部分饭店因此搬迁。平时枣阳路的顾客多为学生,后门关闭后,学生来往不便,生意陡降,“中午只有10桌客人。”
受影响最大的是卖小吃的摊贩,赵先生在枣阳路卖了20年肉夹馍,他对记者表示,“平时一天能卖出1000多块,现在最多只有四分之一。”
将对枣阳路整体规划
对华师大的学子来说,后门一条街虽然脏乱差,但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华师大后门还是该校乃至上海的文学地标之一,有其特有的“后门文化”。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张闳曾在《丽娃河边的文学幽灵》一文中如此描述:“混杂的后门,浪漫的后门,神奇的后门和充分波希米亚化的后门,它构成了一个时代的大学生活的重要方面:物质的贫困与精神上的放纵、浪漫和无拘无束。”
许多网友质疑该校门是否永久关闭。对此,华师大校方表示,由于汛期和梅雨季节即将到来,为避免华东师大河西地区的积水问题给师生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学校于日前临时关闭了枣阳路460号门,以方便施工改造。
对于枣阳路美食街的未来规划,校方回应称,未来学校还将配合普陀区的城区规划和学校师生的需求,对枣阳路进行整体规划,建成独具华师大特色的文化创意一条街。
《东方早报》 日期:2013年4月3日 版次:A12 作者:张少杰 刘菁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