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汉语热”势不可挡,催热了对外汉语教师这一新兴职业。那么,给老外上好中文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本领?对外汉语培训或教学人员需要怎样的素质和资质?5月2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五洲汉风 华夏师韵”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大赛或许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参考答案。
记者在比赛现场了解到,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场,形式为教案设计,决赛则采用现场模拟教学的形式,并设有临时组织教学、现场即兴问答等环节。在模拟课堂,参赛选手们不但要讲解“新郎、新娘”,“用得着、用不着”等常用词汇,还要讲授“红包是什么?”,“红包什么时候送?”等风俗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介绍说,比赛的目的是“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文化使者打下基础”,所以“不单考察参赛者的汉语教学能力,还会考量参赛者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据悉,“五洲汉风 华夏师韵”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大赛由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的大赛在前两届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打破学校和专业的限制,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沪上高校,为上海地区各高校有志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切磋教学技能的平台。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3年5月22日 作者:万姗姗 宋硕
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5/22/52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