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新思想”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高校、党校系统的70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郝宇青教授认为,新一轮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难克坚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提出推进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论述,彰显了全面深化、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的策略,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改变倒逼型改革的随意性,努力修复和拓展执政合法性资源和人民主体地位的重大战略举措。
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习近平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论述,释放了中国坚持政治发展道路方向的信号,对克服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现象,具有强烈针对性,对廓清各类社会思潮负面影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价值导向具有理直气壮的作用。这既可抵制去意识形态或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同时避免制造群众和干部无所适从的未经科学论证的新概念和空洞口号。
上海科社学会会长夏军教授认为,面对新挑战、新要求,有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通过思维方式的调整创新,全面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和科技创新的潮流,树立学术创新自信。面对“一球两制”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挑战,中国地位的提升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改变全球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状况,有利于重新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
南京政治学院孙力教授认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贡献。群众路线对于防止脱离群众脱离人民、反对官僚主义,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权力腐败,控制两极分化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运动战胜严峻挑战的关键性选择,让人民共享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及掌控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习近平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思想的灵魂。
吴解生教授认为,习近平的战略新思想是代表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想观点,它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以期达到整体和局部、近期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最佳效果,是处理中国国内外复杂实践活动及应对各种挑战的新判断、新思考、新对策、新部署。这些战略新思想表现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把握大势、预见未来,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立足当前、重点突出,摒弃干扰、多谋善断的特点和特征,有利于整合资源,化解矛盾,克服障碍,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马西恒教授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多元社会发展的风险容易引起民众普遍的社会焦虑。当前,在改革实践中,国家需要向社会赋权,以推进开放融合、畅通民意表达、责任联合承担的社区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国家在公共政策导向、机制杠杆调控和财政激励等方面应加大扶持力度。
《解放日报》 日期:2013年11月14日 版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