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人民政协报》:中国商会的特色与使命

2013年11月29日

日前,第二届中国特色商会高峰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商会的特色与使命”为主题,由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和中国特色商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中国特色商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拓,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章义和,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晓东先后围绕《民族复兴与商会使命》、《当前中国商会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是中国特色商会的基本特征》等议题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商会发展呈现新特点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在论坛上说,中国商会数量加快扩张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全国现有商会已超过6万家。把握中国商会建设的要点就必须深刻理解,工商联商会是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时代内涵。王忠明强调,促进商会建设日益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如浙江、福建等省的异地商会十分活跃,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动力。同时,规范监管商会组织日益成为新的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商会、协会的职能定位及其行业治理能力研究。

  “三性”凸显中国商会特色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晓东围绕中国特色商会的三大基本特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以商会的新生、再生、提升为主线,解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会的发展道路。他说,2010年颁布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三性”是工商联工作的基本特征,这既从本质上指示了我国商会的“中国特色”,也是对我国商会发展道路的深刻总结和前进要求。从我国商会的发展史来看,中国商会既有商会的本质属性和共性,又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旧商会、不同于西方商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

  季晓东表示,“三性”是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没有统战性就没有“魂”,没有经济性就没有“神”,没有民间性就没有“根”。牢牢把握统战性关键是把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诉求纳入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重点是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代表人士队伍;重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经济性就是要求商会做好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履行商会职能,以服务立会,以服务兴会;参与三方协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释放商会作为经济类社会组织的活力。切实体现民间性要开门办会,民主办会,注重企业家的主体作用。

  商会助推实现中国梦

  中国特色商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林拓从现代商会的诞生及基因孕育、现代商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现代商会与大国经济体成长等方面解读了商会的使命。他认为,现代商会的诞生根植于国家特色,具有不同的基因及其特质。100多年前,中国商会在成立之初的核心追求就是“民族富强与抗争的使命担当”,因而自诞生之日起就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在应对金融市场动荡、收回关税自主权等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体现了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经济活力的充分释放与区域转型发展,在助推大国经济体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商会内生于文化传统与群众实践、根植于社会形态与经济形态、着眼于市场经济与企业人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共同成长,成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呼吁商会回归本性

  章义和在谈到当前商会研究的热点问题时说,现在正是商会发展的大好时机,但仍需注意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商会制度的改革、商会立法、商会建设等诸多问题。他呼吁商会当“回归本性”,同时商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倒逼政府某些职能的转变。章义和进一步指出,当前商会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商会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当前来看,商会组织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工商联、行业协会和贸促会系统的商会组织较为活跃且影响力较大,而民间商会则在东南沿海等地区较为活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较为明显。这也与商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商会作用发挥不够、管理关系不顺畅等诸多因素相关。“我们必须承认,商会、工会、政府之间存在互动博弈的关系,商会的协调功能机制应当更好地发挥作用。”章义和说,商会史的研究将对中国特色商会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对中国特色商会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拓展,要以“走出商会的商会史”的观念看中国特色商会研究。

《人民政协报》  日期:20131129  版次:B03  作者:王强 孙依文

链接:http://epaper.rmzxb.com.cn/2013/20131129/t20131129_524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