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旅欧女高音歌唱家曹金在星途一片坦荡之时,却决定毅然回国教书育人,到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6月30日晚21:30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听音乐》请到了曹金教授,和主持人张颖分享她对音乐,对音乐教育的诸多看法。

曹金,女高音歌唱家,1989年至1994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考入上海歌剧院,任歌剧演员,曾在《蝙蝠》、《卡门》、《江姐》等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1998年赴德国攻读硕士学位。如今早已学成归国的曹金,已是学校声乐科的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可在她最初踏上音乐之路的时候,却走得并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

因为学习专业声乐训练的时间比较短,曹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前三年过得并不顺利,但第四年,在恩师倪承丰的帮助下,她走出了这段艰难的学习过程,在专业上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1994年毕业的时候,曹金顺利考入了上海歌剧院。
在上海歌剧院的四年时间里,曹金从老演员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8年的上海艺术节,上海歌剧院与国外乐团以及歌剧院合作,用国际班子排演了一出歌剧《卡门》,曹金凭借自己出色表现,得到了米卡埃拉这个角色。作为剧组中最年轻的女演员,曹金不但在专业上获得了不小的提升,更是得到了难得的出国学习机会。在合作过程中,一位来自德意志国家歌剧院的艺术指导建议她去欧洲留学,并帮她准备好了考试所需的相关资料。于是,曹金就踏上了出国求学之路。
留学德国

曹金生活照
初到德国,克服语言障碍后,曹金凭着自己多年累积的演出经验,顺利通过了层层考核,最终进入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柏林艺术大学进行深造。求学期间,曹金出演了一系列在国内未曾公演过的女高音角色,并与诸多享誉欧洲的顶级交响乐团有过合作,在西方人林立的古典乐坛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曹金的履历看似“一帆风顺”,然而幸运的背后却是她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和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曹金笃信“机会从来都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旅德期间的这段学习演出经历,夯实了她的专业基础,在追求卓越的演唱技巧之外,更丰富了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这一切也为她日后回国教书育人埋下了伏笔。
曹金说,她觉得上海音乐学院是国内最好的学校,学生在基本功,专业技能方面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但对语言没有很好的把握,在音乐风格、作品风格、艺术修养上也都有所欠缺,因此往往有一种生硬的感觉。为了改善这些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曹金花了很多精力,用了至少两年的时间,把从舒伯特开始的艺术歌曲,全都搜集了一遍,并从中精选出适合她演唱的部分,作为日后教学的素材资料。
回国教书

带学生赴外交流
2002年曹金作为引进人才,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期间,她再次赴欧洲学习,2005年以全年级唯一的“卓越”毕业,获得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颁发的“大师文凭”。她放弃了自己的坦荡星途,于2006年正式回国投身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曹金,除了要求自己的学生不断积累文学、艺术知识,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外,还时常带领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开拓视野,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氛围。2012年,在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合作中,曹金甚至通过标音标的方法带着美国的合唱团表演了中国经典的大型合唱史诗《黄河大合唱》。

《费加罗的婚礼》
自2007年第一部《假扮园丁的姑娘》开始,到去年底的跨年之作《原野》,曹金已经带领她歌剧实验中心的学生们排演了六部作品,从普契尼的经典之作到梅诺蒂的现代歌剧,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到民族歌剧《江姐》,一直以来,曹金希望她的作品可以引导观众,去聆听和感受艺术,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以上文字根据节目内容以及嘉宾谈话整理)
《今晚我们听音乐——曹金》节目完整版
阅读原文
来源|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听音乐》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