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众筹”环境下 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生态与执政方式”理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重新塑造国家、政党、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相应地要求党的执政方式应作出适当转变。在“网络思想众筹”环境下,执政党的动员方式和决策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实现了传播的大众化,这需要党的执政方式要适应这种变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全新信息传播媒体,为民众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和渠道,成为开展各种政治活动、实现公民权利、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这为当前执政党应对新的政治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党在新媒体时代执政能力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产生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当然,新媒体在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渠道的同时,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当前政治学研究需要切实关心新媒体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意识形态的突破、探求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对接在国家制度与体制层面上的创新,特别是如何在凝聚网络民意基础上坚持、完善与创新意识形态管理体制等。
专家还指出,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推进新媒体依法有序运用,才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依法治网,一方面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另一方面要对一些网络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南京政治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阅读原文
记者|孙会岩 青梅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青年报|青年学者共论新媒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