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代表团今天举行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代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代表团团长殷一璀代表参加。
“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的第13个五年规划,时间跨度从2016年到2020年。提交人代会审议的纲要草案长达148页,共有8万多字,篇幅为历次规划之最。纲要草案共计20篇、80章,阐明了未来五年的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中国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就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十三五”末年实现。“十三五”规划分量特殊,人代会安排了一天时间用于审查纲要草案。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预期目标为6.5%以上。和“十一五”时期的7.5%、“十二五”规划中的7%相比,增速预期目标第一次由具体“点目标”转变为“区间目标”。会场上,代表们对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目标表达了乐观预期,也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不少建议。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葛俊杰代表说,要注重软实力的培育,打造中国品牌,实现“十三五”时期从制造业大国向品牌大国的转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代表建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多从“硬要素”向“软要素”转变,发挥人才、金融、信息和技术优势,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董事长何文波代表建议组建国家金属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平台,支持平台公司境外优质资源获取,建立严格的海外矿业投资风险评估与监控体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戌源代表提出加快建设长江三峡第二船闸,继续加大长江口航道建设力度,将港口建设的审批权下放到省市,提高港口建设的效率。
绿色发展理念在纲要草案中多有体现。PM2.5毫不意外地出现在草案中,草案提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代表说,现行船舶及重型卡车排放的国家标准偏低,建议提高标准,同时提高油品质量;机动车排放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建议尽快实现电子牌照,加强有效监控。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说,建设现代能源体系要对煤电总量加以适当限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将污染排放控制区(ECA)扩大到整个沿海,保护生态环境。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陈振楼代表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个污染减排目标指标设定过低,建议定到下降15%;建议增加对长江下游湿地保护的内容。
文化建设也是代表关注的重点。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代表说,要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文化,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翻译,精挑细选经典作品,主动把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推向全球。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冯英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代表建议,重视和关注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有实力的院团发展壮大、走出国门,彰显当今中国的精神风貌;要改进艺术评估、筛选和认证工作,使好的艺术作品能够脱颖而出。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徐麟代表,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代表参加审查。
阅读原文
记者|钱蓓 顾一琼
来源|文汇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