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院士做客上海电视台东方财经浦东频道《632观察》栏目,围绕《上海科创“十三五”:要“科技”更要“创新”》主题对《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进行深入解读。8月16日,《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布,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提供支撑。规划首次将“科技规划”升格为“科技创新规划”,跳出“就科技而科技”的规划范畴,紧密对接“科创22条”,全面梳理科技创新资源,积极谋划科技布局。

褚君浩院士首先提出上海科创“十三五”规划三大亮点:第一大亮点是契合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使命;第二大亮点是重视基础研究,强调核心技术,助力经济发展;第三大亮点是注重创新氛围建设,利于聚才出成果。上海科创“十三五”规划提出八个核心指标,褚院士分析指出这些指标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其中第一二项指标涉及基础研发投入,第三四五项指标涉及核心技术,第五六七八项指标涉及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本轮规划第一次将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作为核心指标,褚院士分析指出这项举措可以看出上海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此次规划上海科研投入占GDP4%,全国领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其中上海基础研究经费占整体科研经费的10%,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将利于原创核心技术产出,也更加契合当下基础研究和产业接轨周期日益缩短的发展趋势。
就上海布局科创中心具有的优势,褚院士指出上海人才产业聚集,政策给力,为科创打好基础;在良好的科创氛围基础上上海作出系统性规划,其志在打造全球影响力项目。对未来五年中各项科技发展情况预估,褚院士提出上海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多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同时还应在高端设备制造业寻求突破。
最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梁八柱”中的重中之重,对未来张江发展趋势,褚院士提出张江有望成为科技原创源头。
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电视台《632观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