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1日,全国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言。多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并在分组讨论中就营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良好环境、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提出建议。
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要站到更高的高度去审视布局,成为与会委员们的共识。“文艺产品要体现出中国精神,应具备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兼容并蓄的气度风采和泽被心灵的感染能力。”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则认为,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杜绝将东西方文艺思想简单对立,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文艺发展思路。要以更加包容、客观、谦逊的态度做好西方文艺的“洋为中用”。
针对如何为“泥沙”与“玉石”俱下的网络文艺提供健康发展空间的问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马德秀提出,可把网络文艺纳入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其独特性、传播规律,从政策上让其最大限度地拥有创作空间和更加丰沛的艺术活力;从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网络文艺展示和共享的平台,凝聚若干产业基金,从正面积极引导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
“当前迫切需要高水平多元化的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人才培养的支撑。”谈到艺术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常委陈群提出,应当明确高等艺术教育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定位,鼓励并督促各类开展高等艺术教育的院校建立差别化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及与之相适应的选拔方式。还应进一步改革对高等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根据从事高等艺术教育的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逐步改革单纯根据学生数拨款的机制。
阅读原文
记者|戚尔达
来源|联合时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