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助力冬奥,华东师大为冬季体育提供人才强支撑

2022年02月11日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后,作为冬奥历史上首位中国冰壶裁判的校友李凌姝,以及作为雪车/钢架雪车项目技术官员服务的博士后郝磊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师生谈论的焦点,他们两位都是华东师大体育学科人才的代表人物。

  华东师大2018届博士毕业生李凌姝是冬奥历史上首批两名中国冰壶裁判中的一位,她的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毕业之后,李凌姝从2011年开始与冰壶结缘,被选拔进入上海冰壶人才培养计划,短短几年又从冰壶教练成长为冰壶裁判,如今又成为冬奥会的裁判。

  为了让更多南方学生了解冰雪运动,李凌姝在她任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冰壶选修课,用理论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近冬季体育。同时,她还在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并定期到上海的冰雪特色学校教授陆地冰壶。

  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博士后郝磊曾参与为期一年半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科技服务工作——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备战2022冬奥会个性化服务”,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也以此为研究方向。此外,郝磊还是“持证”的钢架雪车国家级裁判,多次参加冬奥组委举办的雪车/钢架雪车竞赛裁判培训。目前,作为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项目国内技术官员,郝磊正在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担任赛前演练、赛时协作工作。

  自从到华东师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来,郝磊的学术研究领域从钢架雪车运动员体能训练,拓宽至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郝磊的合作导师、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孙有平教授介绍,我国雪车/钢架雪车项目起步较晚,目前仅建有国家队,运动员梯队还未形成,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比较薄弱,项目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和手段等均有待发展。

  孙有平希望,郝磊冬奥执裁期间“在展现中国钢架雪车裁判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世界优秀运动员钢架雪车竞技水平和训练现状,发现中外钢架雪车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为提升未来中国钢架雪车项目竞技水平寻找科研攻关的突破口”。

  受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健美操队总教练周燕带领队员,以北京冬奥会主题曲《我们一起向未来》等歌曲,编排创作了16套适合全民参与的健身操和体能训练操,形式内容的编排创意都与冬奥会息息相关,融入了不少冰雪运动的动作,用最优美的姿态为冬季运动的普及发展增添能量。

  春节的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体育馆健美操房里,师生们依旧热火朝天地排练、录制,相关视频已发布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官方网站、中国体操协会公众号、央视频等平台。“我们把冬季体育比赛项目、为冬奥会加油的元素等,编排进健操舞里,让老百姓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了解冬奥会,参与为冬奥加油、为冬奥助力的行动。”周燕介绍说。

  近年来,华东师大持续加大体育学科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体育教育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第三级认证,为全国体育教育专业树立标杆,运动训练专业顺利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实现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从“教书匠”向“育人者”转变,从“体育专业者”向“综合素质者”转变,从“体育教学型”向“体育教研型”转变,从“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变。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为中国冰雪运动带来蓬勃生机,让我国冬季体育项目驶入了高速发展之路。华东师大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传统体育教育学科与冰雪运动结合过程中的关系,推动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体系建设。学校将持续梯度推进冰雪运动师资教育,抓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同时,促进研究生参与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研究的热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同时,华东师大将继续围绕完善冰雪运动普及推广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也会把“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贯穿于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

  “未来的学校冬季体育课程开发,将会呈现出具有地域特征、校内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线上+线下、VR+等特点。”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说,“华东师大将着力提供‘具有上海特色的体育教育方案’。依托数字技术的进步发展,利用互联网线上授课、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课程开发,让更多青少年能摆脱气候条件、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冬季体育的乐趣。”


阅读原文


记者丨任鹏 颜维琦 符哲琦

来源丨光明日报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郭文君


更多阅读:

中国新闻网丨揭秘冬奥会上的中国冰壶裁判和雪车/钢架雪车项目技术官员

上海科技报丨助力冬奥,华东师大为冬季体育提供人才强支撑

中国科学报丨助力冬奥,为冬季体育提供人才强支撑

第一教育丨助力冬奥,华东师大为冬季体育提供人才强支撑

青春上海丨冬奥会推动我国体育科研水平和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