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刘君德:从山区到政区再到社区,我的地理人生丰富多彩

2022年01月07日

  日前,中国地理学会发布“2020-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授予6位著名科学家“2020-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华东师大刘君德教授获奖。

  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原名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是中国地理学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激励全国广大中青年地理科教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自2004年设立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迄今共有68位在我国地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获得此项荣誉。华东师大陈吉余院士获得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此后,钱今昔教授、严重敏教授、许世远教授、沈焕庭教授、张超教授先后获奖。刘君德教授是华东师大第7位获得该奖的地理学家。

  刘君德,1937年生人,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长达60余年,在山区考察、政区地理、社区发展,尤其是推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实践,开拓中国特色的政区地理学新学科领域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山区考察建言建策


  1983年,时任华东师大地理系主任的刘君德担任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科学考察队第三分队队长,他带领地理、地质、生物等多学科教师深入皖南、浙西和福建省的建溪流域开展了长达5年的考察,主持完成百余万字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告,为省域与地方国土规划奠定基础,系列成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将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如皖南的水土流失、行政区划问题,浙西的新安江水库移民,建溪流域南平行政中心的摇摆、尤溪口设站等,提出了振兴山区的一系列思路、对策与政策建议,被国家计划部门和地方政府采纳。

  在山区考察中,刘君德发现,“行政区划”这一人文-经济地理学新领域亟待开拓。

  当时正值中国农村改革转向城市、区划体制面临大变革,他在皖南山区考察中发现不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他的建议得到及时反馈,该问题很快获得纠正(恢复池州的独立行政建制)。

  这件事激发了刘君德对行政区划研究的极大热情,从此他致力于开拓政区研究这一地理学新领域,创建了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新理论,推进政区地理的学科建设。


创建政区地理学科


  作为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唯一的行政区划研究机构,华东师大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中心成立以来,刘君德主持了行政区划几乎所有层级以及都市区体制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省部级60余项理论和应用研究课题。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海南、安徽、广东等省的许多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决策咨询建言建策;积极向民政部乃至国务院领导提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建议,多被采纳;积极参与民政部设市标准的讨论,提出中国市制的模式和渐进式转换的战略。

  他先后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中国第一项行政区划战略研究项目《江苏省苏锡常地区行政区划改革研究》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上海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浦东新区建制镇区划调整及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政区地理》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

  1990年代,刘君德在皖南等区域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随即与他的第一位博士生舒庆进一步诠释,首创 “行政区经济” 的概念与理论构架。行政区经济理论发表后得到海内外学界广泛认可,并迅速传播,认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全新理论。

  以行政区经济理论为坚实基础的政区地理新学科蓬勃发展。从1991年至2009年,刘君德培养了34位博士、25位硕士、8位博士后出站,广泛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和行政机关,行政区划研究队伍迅速壮大。


推进社区治理


  1990年代中期,刘君德敏锐地发现了上海市静安、长宁、普陀三区交界的传统的曹家渡商业社区因行政分割带来的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他称之为“曹家渡现象”。作为城市政区研究向基层(街居)的延伸,他介入社区研究,出版了《中国社区地理》等专著。

  与社会学家不同的是,刘君德将社区发展与基层行政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国城市纵向管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他在长期科研实践经验基础上首创的行政区经济理论和行政区-社区体系理论,为人文地理学新兴学科(政区地理、社区地理)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

  退休之后,刘君德还主编出版多部著作。他说,从大尺度的宏观地理空间——山区,到中观的政治(行政)空间——政区,再到微观的社会空间——社区,介入地理学这三个不同性质而内在密切关联的领域,使得他的地理人生丰富多彩。


阅读原文


记者丨颜维琦

来源丨光明日报

编辑丨梁欢

编审丨郭文君


更多阅读:

科学网丨六科学家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上海科技报丨华东师大刘君德教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上海教育新闻网丨华东师大刘君德教授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第一教育丨开创政区地理新学科,这位教授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周到上海丨振兴山区、推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实践,华东师大刘君德教授荣获这个奖项的终身成就奖

央广网丨山区考察建言建策、创建政区地理新兴学科 刘君德教授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澎湃新闻丨推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实践,刘君德获地理学科领域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