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心视野·心对话”论坛线上与逾万名听众讨论青少年精神健康,为更多家庭搭建心灵港湾

解放日报丨如何纾解“空心病”?多元包容和自我关怀

2021年10月11日

  青春期,孩子的精神和心灵世界是怎样的?成绩优秀、乖巧懂事的孩子为何会突然“病”了?在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由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委会等联合承办的第12届“心视野·心对话”主题论坛在线上与逾万名听众共同讨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试图为更多家庭搭建温暖的心灵港湾。


“乖孩子”标签下的伤痕


  “最近,我的诊室来了一些特殊的患者。”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郑宏说,他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标签——听话、懂事、学习好;外向、阳光、有礼貌……“在东方主流文化中,他们被叫作‘乖孩子’。可父母们无一不为之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原来光鲜的表面下,是撩起袖管后手臂上的一道道伤痕;是高考前的突然离家出走……

  她带来一组数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即“蓝皮书”)显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成左右、约3成、接近4成,高中阶段重度抑郁检出率达10.9%12.5%。郑宏解释,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重要区域组织被称为“背外侧前额叶”,主要控制和调节人类情绪,该大脑组织从婴儿期开始发育,但需持续至约25岁才能完成发育。“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背外侧前额叶发育的中早期阶段,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情境时,或许会变得‘兴趣索然’‘情绪化波动’或‘不可理喻’,但这是具有生理基础和发展规律的普遍现象。”

  在她看来,孩子的成长并不总是按照心意“静待花开”,“乖孩子”或许怀着痛苦、委屈和内疚在艰难成长。疫情背景下,大众可以做的应对是过上“认为值得的生活”,即学会走“中庸之道”、给予自己更多元的选择、有掌控感和内驱力,同时积极容纳负面情绪。


一则凌晨2时半的求助


  一天凌晨232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汪晨波收到一则来自学生的求助:“我其实抑郁复发很久了,还去住了院。又是一个失眠夜,女朋友也分手了,刚刚轻生的念头特别重。”

  除了抑郁,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普遍常见的负面情绪是迷惘和厌倦。在汪晨波看来,这属于“缺乏意义感”,即不进取、不抗争,与时代妥协的无奈感。“蓝皮书”数据显示,大学生中约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

  他提到,北京大学副教授、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曾说过,在北大学霸中蔓延着一种“空心病”——“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是想要死,而是不知道为何活着”“缺乏支撑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在他看来,时代的飞速变革和社会恶性竞争是最主要原因,“由于不确定性增加,精神依托被瓦解,青年有强烈的被淘汰感。”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除了社会的多元包容,自我关怀亦不可或缺。汪晨波说,人文主义的内涵正是人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中找出意义,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在华师大的校园里,有一条横幅写着‘遇见更好的自己’,母校对每位学子的最大祝福,就是希望大家活得明白通透、光鲜亮丽。”回顾那则来自凌晨的求助:哪怕女友拒绝了他、亲人否定了他,乃至陌生人也对他无端指责时,他依旧可以与自己对话。


阅读原文


记者丨黄杨子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