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教育筑基,师道传承——华东师大举行教师节主题活动

2021年09月10日


  9月8日,在第37个教师节前夕,华东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和附属(实验)学校的教师们相聚在一起,围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联合举行迎接教师节活动,彰显和坚定“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初心和使命。



优师筑梦,交出华东师大方案


  今年9月,华东师大迎来首批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教师节活动现场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学校就“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如何高质量培养”这一重大育人使命交出了华东师大方案。

  今年,华东师大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共招收150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分布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历史学5个师范专业,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份,其中包括38名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师范专业大一新生陆丽雯来自广西山区,她希望大学四年汲取知识完善自我,毕业后任教时能用知识和智慧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来自吉林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新生齐研博则是被“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事迹所感动,她梦想着有朝一日也可以像张桂梅校长那样做一个燃灯者,用生命与热情去照亮大山里的贫困孩子……

  如何让这批优师计划师范生能够在华东师大接受到一流的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使之将来能够真正成为中西部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华东师大的方案,是要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各专业针对优师计划师范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开设系列特色课程,集中优质资源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

  学校还十分注重孟宪承书院与专业院系协同育人,促进一、二课堂深度融合,特别推出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以学生的能力达成和素质发展为中心,针对优师计划师范生的特点,从奉献精神、反思探究、数字学习、表达交流、学科交叉等代表优师计划师范生最重要的5个维度的素质能力入手,采取对应的5个方面的育人举措,涵养优师计划师范生扎根基层、长期从教的职业情怀,夯实教学基本功和信息化融合能力,强化教学研究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使之成长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基层教育优秀教师。


筑基强师,引领“培养百万人民教师”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大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引领‘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作为优秀师范生和首批接受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大学,华东师大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充分发挥学校已有优势和经验,面向未来教师的履职需求,加强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包括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内的各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落实好教育部推出的“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的中国方案。

  教师节主题活动分为“筑基强师”和“师道传承”两大篇章。

  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华东师大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举行,同时进行全网直播。

  “筑基强师”篇章主要介绍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华东师大在培养师范生方面的实践和思考。新时代,华东师大在师范生培养中强化智能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深度融合,确立了“智能新师范”的目标,基于“两适应三胜任”提出“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新模式,并依托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一平五端”教师教学能力实训平台,发布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同时为优师计划学生量身打造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回应国家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引领未来教育的变革。


师道传承,让师道之光薪火相传


  师道传承,生生不息,才能构成一所大学的精神系谱。在“师道传承”篇章,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作了题为“不忘师范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微讲座,启发师范生和教师们对“初心和使命”的深度思考。

  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的54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奖,赴贵州沿河开展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3位教师荣获脱贫攻坚贡献奖,以表彰他们在过去一年里在各自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教育扶贫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我向着光,追随光,也想努力成为光。”获奖教师代表、华东师大第三附属中学刘思薇老师的感言耐人寻味。她从中学时代立志考入华东师大,如愿到中文系受教,然后再回到母校华东师大三附中任教,她从受教者成为燃灯者的故事,给予师范生们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来自华东师大一附中、二附中、三附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5个学科的15位特级教师受聘担任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兼职导师,他们将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教育见习实习等方面的指导。

  师范生兼职导师、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孙彧表示,25年前她也是在一位位导师的引领和细心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今后同学们遇到一切教学上的困惑和困难,她一定会全力给予帮助,相信同学们只要有真诚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好学乐思的钻研精神,一定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阅读原文


记者丨任鹏 颜维琦 田波澜

来源丨光明日报客户端

编辑丨梁欢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丨华东师大教师节拿出“优师筑梦”行动计划

上海教育电视台丨为什么会选择当一名老师?听听师范新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