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学校章程
校情简介
学校领导
机构设置
院系设置
校史沿革
学校标识
党务公开
信息公开
学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继续教育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学术组织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报
学术期刊
学术文化
大夏学堂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高层次人才
教师名录
人才招聘
国际交流
港澳台交流
国际中文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
国际本科教育
教育基金会
校友会
学生工作部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学生校长助理
校历
班车时刻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丽娃河,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河,也被称作师大的爱情河。走进中山北路3663号的师大校门,穿过爱之坪,走过历经沧桑岁月的红色办公楼,绕过茂盛的水杉,丽虹桥映入眼帘。桥上,是抱着书背着包匆匆而过的年轻学子,是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相互攀谈的师长;而桥下,则是丽娃河静静的波光。
说起这个如苏联姑娘般浪漫又美丽的名字的起源,或许你会寻到一个让你满意的答案。听说十月革命后,一位白俄贵族来到了这里,他的女儿丽娃也同样是在这里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但父亲极力反对,女儿极力坚持,在一个飘着大雨的夜晚,丽娃投河自尽,这段爱情就此深埋在河水清冽的灵气里。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愿意传颂它甚至相信它,只缘这段爱情美的让人歆羡。也缘于这里的环境太诗意、太浪漫,太缺乏理性。大学里的爱情,像青草一样蓬勃,茂盛,张扬,也只有在丽娃河边你才会遇到那些你离开校园后便很难再度与之相遇的东西:激情、创造、个性、自由、浪漫,甚至包括唯美,这些如今已恍若隔世的词语为什么在这里可以像呼吸一样自然?
其实,丽娃河原名为丽娃栗妲河,这正是由于她的流经地——丽娃栗妲村而得名。在华东师范大学还被称为大夏大学的时候,丽娃河就在当时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成为了学校的文脉所在,建国后的师大也确实承袭了这份得天独厚的灵气。茅盾先生在病中写成的《子夜》中,有四处提到了丽娃丽妲这个地名;诗人宋琳定居巴黎数年之后,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曾这样写道:“如果这世上真有所谓天堂的话, 那就是师大丽娃河边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或许,当你在丽虹桥上看着斜阳或晨辉,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可以这么浪漫;或许,当你捧一本书在夏雨岛享受静静的午后,你会感动浪漫原来竟可如此真诚;或许,当你牵着心爱的人自由自在地漫步河边的水杉小径,你会享受真诚原来能够如此安逸;或许,当你撑一把伞泛舟河上,读几句诗,念几篇散文,你会为自己的安逸感到庆幸——听,丽娃河的声音,看,河面上的波光粼粼。
阅读原文
记者|朱亦敏
来源|SMG摄界
编辑|吴潇岚
2025-06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