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向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昨天,围绕如何全面理解、把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共青团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暨师大青年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就会议精神与工作开展进行专题学习、布置。

华师大青年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关键词:育人 团干部和辅导员要担任“育苗技师”的责任
华师大政治学系终身教授齐卫平在座谈会上作了专家报告,从全面把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和要求三个方面就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
齐卫平教授详细分析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方向、强调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政工作新理念等关键理念,同时就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青年学生带来的困惑、网络技术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复杂性、社会大环境变动与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等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相应挑战,也有针对性地加以介绍。
在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与要求上,齐卫平教授认为,要打通教育和教学两个过程,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要把高校党建工作做实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要构件高校思政工作有效运行机制,使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各方面协同的合力。
齐卫平教授表示,团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更新观念,其工作不能定位在“救火队员”的角色,而要担任“育苗技师”的责任。高校思政工作要努力向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是思政工作的好办法,思想理论课老师、团干部和辅导员都需要具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回到“两个原点”
在交流发言环节,华师大教育学部李政涛教授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工作会议精神出发,结合工作科研实践发表了学习工作会议精神的感想,提出“回到两个原点”,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回到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点、回到“人”和“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原点。同时,李政涛教授就工作会议精神中“立德树人”、“做人的工作”、“以文育人”,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学生立场、要基于学生实际状态、基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开展工作并坚持以此为核心”等方面讲述了自身的思考与感悟。
中组部“万人计划”拔尖人才、华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姜雪峰教授从师范的英文normal解读出发,认为normal更意味着fundemental,而教育则是一种传递,是一种代代相传去影响后来人、身边人。从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事例出发,姜雪峰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从重复性、认知的原动力和换位思考三种规律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姜教授认为须对学生有耐心,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华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姚晓娜发言表达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认真学习工作会议精神后备受鼓舞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与动力。姚晓娜老师表示有几点深刻感受:其一,对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重要性;其二,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实践环节、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从理念上、从工作体系上在教学实践中健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本次工作会议进行了相关指导。
关键词:文化责任感 用科学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对外汉语学院团委书记俞虹、政治学系团委书记陶婧作为院系团委书记代表进行了发言。作为对外汉语学院留学生专职辅导员、团委书记,俞虹在面对中外学生融合的新局面和新挑战时,努力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培养留学生的文化责任感,树立文化使者身份认同的工作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引领。俞虹表示,学生成长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追求,努力踏实地陪伴、帮助学生成长。
陶婧认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思想教育工作融进团学工作实践,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并且把相关实践凝结成经验,经验上升为科学,用科学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引领学生“成人”、“立人”。
作为团员青年代表、上海市第十六次学代会代表,华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薛寅申和地理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高瀛远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站在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角度上,薛寅申认为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育人过程,整合全校力量,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高瀛远从学生组织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团学工作的实践,说明了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方面的优势,同时代表师大学子提出了对于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期望和心声。
[专家说法] 须扩大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在专家点评环节,华师大思政专家邱伟光教授表示:首先,本次工作会议指出,高校团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四个主体之一,要落实主体责任制,要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努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这是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其次,习总书记提出大学生要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这是引领工作的要求与具体内容。
第三,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规律,是科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是更好实现大学生思政工作创新的基础。第四,共青团在育人过程中最突出的优势是实践育人,实践育人中重要的桥梁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积极总结实践育人成果,也要找到工作短板,思考校园文化活动如何自始至终体现实践育人内涵。第五,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要与先进技术结合,要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第六,围绕总书记讲话,要整体推动学校共青团队伍建设,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需要贯彻落实,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团市委学校工作部副部长任浡表示,上海共青团是全国第一个呼应本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共青团组织。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以下三点根本原则:首先,团青工作源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密不可分;其次,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工作才能进一步发展;第三,团学组织必须紧密跟随在党的领导下,党的领导是核心。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工作会议精神,任浡认为,首先应为“求全”,须扩大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其次,更需要有专业性,要迅速反应;第三,须进一步落实分层分类引导原则,按照总书记要求把握育人规律,同时更要让“青年人处处遇见共青团”,“青年向哪儿、我们向哪儿” 、“我们向哪儿 青年向哪儿”。
阅读原文
记者|刘春霞
来源|青年报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报道:
中国青年报|华东师大团委:团干部和辅导员要担任“育苗技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