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人才是上海最大的资源。其实,在我看来,上海最大的优势应该 是公平法治的城市环境,这让青年感到暖心。”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代表如是说。他觉得,这个优势保持下去,一定也会是增强城市吸引力的不二法宝。

此次市委报告中提及,要把上海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余佳说,就他个人感受而言,这也许是谦虚的一种说辞。
“上海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倒不一定是开放,北京、天津、深圳同样有很多‘开放’政策,在我的理解,上海最大的优势恰恰是国内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了。作为上海市民,感触很深,也很有自豪感。”余佳坦率地说。
余佳认为,年轻人愿意用脚投票,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年轻人愿意“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很多时候未必是薪资水平,相当一部分原因正是上海有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大家守规矩,讲法治。
他以上周六两所民办小学招生事件为例:当天一早,有报考民办阳浦小学的家长在朋友圈里晒出照片,称该校不仅面谈学生,也要求家长做逻辑思维题。这些题目的截图,顿时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与此同时,青浦世外的家长调查问卷也引发争议,对考生的家庭背景调查延伸至祖辈,要求填写祖辈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学历、毕业院校等,被网友戏称“这是考察这家有没有学霸牛娃基因吧”!
“倒查三代”“考家长”这般违规面谈做法让人既焦虑又愤怒,但仅仅一天后,市教委就公布处理意见,要求两校公开致歉并核减明年的招生计划,此举迅速逆转舆情走势,引发不少家长的点赞。
余佳说,这些家长其实就是一批年轻人。对上海年轻群体而言,这座城市,除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就是上海的最大优势。
“只要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和优势,上海一定是国内所有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而这也是对年轻人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大家的心里就会时时感到暖暖的。”另外,围绕青年人才,余佳还提出,现行的公租房模式为青年教师入职初期提供了便利,但上海高校分散在各区,他希望进一步挖掘公租房潜力,完善公租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安居条件。其次,是希望上海进一步营造创业乐业氛围,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
阅读原文
记者|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