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永存毕业生心间的该是什么?又到毕业季。全国各高校几乎都在同时上演毕业生惜别母校的煽情催泪“大片”——食堂竞相送佳肴,校园花团锦簇供大家拍下最美镜头,难得一见的校领导们也会步入同学们中间深情拥抱未来的栋梁……热闹之余也促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思忖,大学,最终留在毕业生心间的到底该是什么?
舌尖记忆回味无穷
“请记住舌尖上的大学。”这几天最吊足毕业生胃口的便是高校的食堂。无论走进哪个食堂,几乎随处可见有毕业生在饭菜上桌后不是狼吞虎咽,而是第一时间拿出手机虔诚地拍照片发朋友圈。许多食堂的大厨们更是玩起了爱心大派送,有给毕业生发“最后的午餐券”,有送一份免费的食堂独家私房名菜,本市一所高校近日送出的红烧肉让人垂涎三尺。去年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微博上晒出了141张食堂的各色美味佳肴,随即引来数千网友跟帖集体怀旧,形成了一个不小的舆论热点。
近年来,本市及全国高校纷纷经常性地举行烹饪大赛,金牌菜肴、金牌点心也成了大学生引以为傲的谈资。“抓住学生的心,先要抓住学生的胃”,成了高校食堂不断创新菜品的动力。因此,在毕业生们看来,今后不时地晒出食堂里的美食,不仅仅是为了回味舌尖上的记忆,更是为了铭记一段逝去的美好时光。
毕业教育润物无声
除了味蕾刺激,毕业季的大戏正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有的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无声剧”。近日,一则源自山东淄博工业学校门口的监控录像被传到了网上,引来众人纷纷点赞。视频中,一位要离校的同学走出校门后,突然转过身向着学校深深地鞠了一躬。正是这一举动感动了很多人。事后,这位鞠躬致谢的毕业生表示,自己曾经是个“闹腾孩子”,老师三年的教育让他懂得了感恩、孝顺和担当,平时老师们林林总总的润物细无声教育令他终身难忘。
华东师大法学院今年为每一位毕业生送上了专属名片,上面印有每人的专业、界别、学号、电话、宿舍等信息,这张送给毕业生的“人生第一张名片”,寄托着母校的期待——希望每个毕业生走出校园后通过奋斗赋予自己的名片更多的精彩。
文化涵养铭记一生
大学是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圣地,留在毕业生心间的永恒记忆,不能仅仅是美食和美景。上海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史佳华说,留给毕业生最重要的记忆,应该是大学的文化、大学的老师、大学的同学,以及自己在大学留下的足迹。因为,大学的文化涵养人,老师启发人,同学陪伴人,青春激励人。
东海学院校长项家祥在与毕业生分别之际,却分享了他遭遇的一件小事:“我常常在居民楼的电梯里看到有人总喜欢拿着钥匙去按电梯按钮,但电梯墙上赫然贴着‘请勿用尖锐物品(例如雨伞、钥匙等)碰触按钮’几个大字。为什么总有人视而不见?这样的社会公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项校长告诫同学们,“要成为社会的栋梁,单凭你们现在的状态,还是非常不够的。你们从学校出去,一定不要丢掉学习,还要养成最基本的素质,要树立较高的道德水准,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阅读原文
记者|王蔚
来源|新民网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