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工人日报|有一种尽义务叫奉献

2017年07月04日


    “人可以退休,但劳模精神不能退。我要告诉年轻的职工,像我包起帆一样,人生起点很低,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功。”

——全国劳动模范、专家型技术工人包起帆



  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来,上出租车,听说记者是从北京过来采访包起帆,45岁的司机郑师傅说:“包起帆在电视里见过,他是我们上海人的榜样,码头工人出身,搞发明厉害得很。”

  正如郑师傅所说,包起帆搞发明厉害得很。他和同事先后成功完成了130多项科研攻关,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的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6项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并获得比利时王国“军官勋章”、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

  2011年离开上港集团后,这位劳模发明家退休不停工,不仅被聘为上海市政府参事,还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继续致力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究,培养创新接班人,探索产学研联合发展新路。


一个小时的报告鼓掌10次


  2017年4月7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包起帆创新之路纪念馆一层报告厅不时传来阵阵掌声,66岁的包起帆来到母校为100多名各行各业的工程师做《创新的感悟》讲座。

  脱下深蓝色的夹克,用手整理了一下花白的头发,包起帆径直走上讲台,对听众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从17岁仅有初中文凭做码头装卸工开始,成长为教授级工程师,包起帆娴熟地用PPT向大家汇报自己40多年专注于开发装卸工具抓斗、在不同岗位创新发明的情况。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典礼上,包起帆佩戴着奖章,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心情十分激动,“作为一名工人,我感到无尚光荣。这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一线普通劳动者的最大褒奖。”讲到这里,包起帆抑制不住流出了眼泪。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发现,短短60分钟的报告,听众给了10次掌声。

  报告结束后,上海振华重工自动化工程师程辉告诉记者:“包老师的事迹说明,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只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可以创新。”

  浦东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莉当即发了条朋友圈,“听完包老师的讲座,最受启发的一点就是想出新点子只是相当于做了创新的20%,要把这个新点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算作创新。”

  记者了解到,当天晚上,包起帆还要去张江高科技园区给300多名职工做一场类似的报告。“我现在做的所有的工作,都是尽义务。我觉得人可以退休,但劳模精神不能退。只要职工有需求,我都愿意去讲,只要社会需要,我都会去做,不收任何费用,不图任何回报。我要告诉年轻的职工,像我包起帆一样,人生起点很低,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功。”他动情地说。


创新没有休止符


  说到创新,人们都觉得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很难找出像包起帆这样60多岁了还痴迷于创新的人。很多人不明白,都已经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功成名就”了——他连续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双百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退休后大可以回家抱孙子孙女,为什么还要让自己那么忙,那么辛苦?

  包起帆给出的答案是:“当前国家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高技能职工,我工作这么多年总结出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尽管退休了,但是还想为国家、为职工做些事。”

  在采访中,包起帆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海运量、制造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世界港航界标准的制定中,发达国家长期把持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什么事情都“由别人说了算”。

  为了在航运的国际舞台上争取中国的话语权,包起帆多年来一直积极地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有关制定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的提案。通过与各国专家无数次交锋与交流,由包起帆负责领导起草的“ISO18186”国际港航标准在2011年底正式发布。去年又全票通过了复审,被6个发达国家批准为国家标准,美国和德国也已投入应用。这是在物流、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拥有专利的发明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的第一例。

  2015年4月,包起帆又带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的团队成功研发了“有关星地交互的物流跟踪与监控项目”,拿下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3个大奖。

  据了解,以往的跟踪系统需要广泛在监控点布置读写器和购置专用手机,真正推广起来难度较大。现在,只需在被监控的货物上安装一台形如书本大小的监控终端,或装上一个封条、安上一把电子锁,通过手机APP就能跟踪监控货物。一旦发生货物箱门被打开或其他异常情况,通过北斗定位和通信功能实现星地交互,系统就会立刻报警,犹如为货物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包起帆说:“这个系统安装的还是颗“国产心”——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成功地应用于物流跟踪与监控,突破了以往物流跟踪到了移动通信盲区就瞎眼的状况。”

  包起帆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创新不能止步,一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标准。”


“让金牌继续发光发亮”


  4月8日早上6点,外面下着小雨,包起帆拿起一把伞从家里出发。今天他要赶往50公里外的横沙岛,参加新横沙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可行性关键技术研究的上海市科委项目验收。

  原来,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后,和港口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包起帆又琢磨起新课题:“目前,上海太缺乏可开发的深水岸线和陆域发展空间。如果能在横沙建设上海深水新港,就相当于再建一个新的‘浦东’。”从地图上看,横沙面向大海有两侧航道,背靠陆地有一片浅滩,通江达海。长江口深水航道每年几千万方的疏浚土可以变废为宝,为“新港”成陆创造了条件。根据研究,通过吹填成陆,最终可以形成48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建设水深20米以上的深水码头100公里。目前,该项目已有了实质性推进,“十三五”期间,将利用长江疏浚土,在横沙区域造地56平方公里。

  关于包起帆对这件事的投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十分赞赏:“包起帆虽然是工人出身,但是他终生学习,钻研技术,付出的努力超过了很多有着高学历却放松了学习的人。另外,他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最熟悉的就是港口、航运,他就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影响,推动这件事清。”

  不仅如此,包起帆在他的母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立了包起帆创新之路纪念馆,从“爱国是创新之本”“敬业是创新之根”和“诚信、友善是创新之源”等几个方面分享他在开拓创新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经历和感悟。

  在参观纪念馆时,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面墙收藏了包起帆从码头工人开始迄今的所有与工作相关的全部奖项。包起帆说,“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就是‘铁皮’,只有放在纪念馆,让参观的人从我的创新之路得到启迪,这些金牌才能真正发光,才有价值!”


阅读原文


记者|赖志凯 徐福平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