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核心素养课程转化要指向“人的发展”

2017年10月24日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在2017年第12期《教育发展研究》发表《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以美国为例》一文提出,美国“21世纪技能伙伴协会”界定了学生为面对21世纪挑战而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提倡将此整合到基础教育中,以使学生能在核心学术课程中改进他们的学习。美国的课程转化呈现出在学科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示例核心素养的实践样态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等路径。总的来说,各种路径背后都遵循着纵向连贯一致和横向统整的课程转化原则。把学生和核心素养联结起来的最直接载体是单元问题引领下的学习活动(任务)和评价活动(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任务)和评价活动(任务)强调任务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任务中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即表现性任务。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任务应聚焦有价值的核心目标,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为学生适应未来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设计富有建构的学习经历,要求学生去发掘、分析、联想、拓展(超越)。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我国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亟须强调在各种形态的课程转化中,始终要指向“人的发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转化过程中彰显该课程的本质及其价值;探索学生素养养成机制,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同时,整个教育系统应为教师提供资源和专业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阅读原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