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国际学生眼中的十九大”主题演讲比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市教委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等出席,近百名留学生参与活动。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十九大精神入校园”也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生中掀起了热潮。为了让广大留学生也有机会了解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精神,关注中国发展的新动态、新形势,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中心共同举办了“国际学生走近十九大”系列活动。
活动开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致辞。他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让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生机勃勃的新鲜力量,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留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关注中国发展,是高校学生德育培养的创新形式。
接下来进入演讲比赛环节,比赛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留学生蔡小彬、毕美珍主持。
来自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25名留学生以十九大的召开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中国发展的认识,讲述中国故事。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努利亚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讲述了自己眼中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中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莫里德尔探讨了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哈关系的发展;来自孟加拉国的莫寒基于十九大报告解读了自己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看法;来自蒙古国的玉宝则就中国环境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理解。参赛学生们或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或从自身来华生活学习的微观角度,以留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国际学生眼中的不一样的中国,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也将成为我国不断加强文化自信、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来到比赛现场,聆听国际学生的精彩演讲,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并为同学们加油鼓劲。童世骏指出,国际学生的培养是华东师大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我们不仅要培养国际学生懂汉语、说汉语,更要促进国际学生在中国不断强大的背景下融入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发展。
经过评委打分,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俞虹表示,结合其多年专职担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际学生辅导员的经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合作先后组织了“十九大报告主题宣讲”、“国际学生眼中的十九大征文活动”、“国际学生眼中的十九大精神演讲比赛”和“国际学生中国近五年发展主题调研”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后续还会组织相关系列活动,欢迎留学生同学们继续关注并参与其中。
据悉,本次活动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历生培养工作的一次突破性尝试,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契机,鼓励国际学生主动关注中国的社会、时政、经济、文化等的现状,同时促进其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并对中国现状做出准确判断。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生学历生是学校国际化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国际学历生的培养经历了“数量到质量转变——培养内涵拓展”的发展阶段,如目前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国际学生本科生已经接近600人的规模,人才培养也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学院管理、教务员、辅导员、班主任、本科导师组”系统,并在积极探索对留学生学历生的“全方位培养”、“全员培养”,此次活动也是一次对学生培养成效的检视。
阅读原文
记者|陈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青年报|让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