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教育信息化2.0的推出,意味着高校的信息化工作迈入新的时代和阶段。沈富可认为,教育信息化2.0与前一阶段的工作既有突破,又有顺承。在这个新时代,从理念到模式将进一步凸显“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等特征。
“我认为教育信息化2.0的目标落实在高校表现为,智慧校园构成的数字校园是物理空间中校园的拓展与延伸,其背后要解决数据的有机共享问题,建设模式上要从IT团队的大包大揽逐步过渡到由各个职能部门、院系及师生参与的多个建设主体共同建设。只有这样信息化才能发挥支撑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沈富可认为,学校的IT团队的定位很重要。因此,对于信息化,IT团队要亲身实践、不断改进,开放共享、精益求精。学校IT队伍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思路,对内来说,除了要做好IT技术支持以外,还要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以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为依据,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角度考虑学校发展中那些与信息化相关的大事。也就是充当高校发展的“智囊团”的角色。而对外来说,要让教育信息化的参与主体逐步扩大,除了信息办的员工、学生、教师、管理者与其他的合作伙伴以外,还应该把互联网中的参与者也引进来。沈富可认为,IT团队要做好三件事:搭框架、出标准、共治理,在此基础上筑巢引凤、开放共享,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先建后补、百花争鸣。
阅读原文
记者|王左利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