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增“一带一路”等2500多条条目

2019年04月13日


  华东师范大学今天上午宣布,已经启动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世界地理学科编纂,主编工作由该校担纲。在学科主编、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教授的主持下,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学科将新增“一带一路”等2500多条条目,内容极具时代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与改革开放同行,诞生自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文化战略决策,历经数十载春秋,在全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为了让最新一版世界地理学科的内容更具时代性,杜德斌决定大幅度增加和修订条目内容,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新增了2500多条条目。“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诞生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它应该扮演好凝聚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实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色。”为此,杜德斌对编纂工作提出了两个改革方向:一方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新增、重写大量具有时代性的条目,如 “一带一路”“欧亚大陆桥”等。另一方面,根据时代变化调整条目的选择倾向和比例,如前两版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内容相对较多,而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国家的条目较少,这与当时想要更多地了解、学习发达国家的理念相关;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因此在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亚洲的条目从1200余条增加到1500余条,非洲从675条增加到1200余条,拉丁美洲从700余条增加到1200余条,非洲和拉丁美洲条目数基本上比第二版扩充一倍。

  “世界地理研究需要强化全球视野。”杜德斌认为,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理应覆盖全世界,而当前国内研究南亚、非洲、拉丁美洲问题的专家队伍和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希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能成为推动相关研究发展,缓解研究对象分布不均衡的契机。据悉,除了内容革新,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学科的媒介载体也将有新的突破,首次实行网络版与纸质版同步发行。


阅读原文


记者王蔚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李梓昕

编审|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话匣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世界地理学科编纂启动

上海教育新闻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学科新增2500余条目“一带一路”等有望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