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解放日报|金正恩当政后首次访俄,“金普会”时机微妙

2019年04月25日


  朝鲜中央通讯社23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即将”访问俄罗斯并会晤普京。塔斯社消息称,两位领导人将于25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会面。
  此次对俄罗斯进行访问,为金正恩今年再次被推举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后第一次出访,也将是金正恩自2011年当政以来第一次与俄罗斯总统举行会晤。姗姗来迟的“金普会”有哪些看点?

终于“约成了”

  在外界心中,金正恩访俄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早在5年前,时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崔龙海作为金正恩特使访俄,给普京捎去金正恩的亲笔信。访问之后,俄罗斯表示,邀请金正恩次年访俄,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
  到了第二年,即2015年,俄罗斯言之凿凿地宣布,金正恩将于当年5月9日访俄出席庆典。可就在临近“5·9”胜利日的前一个月,访问突然告吹。
  去年9月又盛传金正恩将访俄。朝俄首脑将在东方经济论坛举行期间,在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会面。然而,最后传言仍未成真。
  直至现在,峰会终于要拉开帷幕。“金普会”为何姗姗来迟,又为何在此时一拍即合?在专家看来,两位领导人一直未能“约成”,与两国外交议程有关。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表示,在朝俄外交议程排序上,都有比首脑会更紧迫的事项。朝鲜方面,金正恩先要着手处理两个最核心问题: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这将决定金正恩未来施政的总方向。当核问题有了眉目和半岛形势趋于稳定之后,访俄才有基础。”俄罗斯方面,朝鲜半岛事务属于边缘问题。当莫斯科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与美国、西方对抗时,它也不易腾出手来与朝鲜举行峰会,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此外,“双方担心会晤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比如复杂敏感的俄美关系,以及中国方面的考虑,这也是峰会迟迟未能举行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崔珩说。
  然而,如今形势已然发生变化。盘点“金普会”举行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发现峰会的背景和时机特殊而微妙。
  其一,两个月前,第二轮“金特会”无果而终,双方在弃核路径与解除制裁问题上暴露出巨大分歧。美朝第二轮会谈遇挫给双方的继续谈判投下巨大阴影。
  其二,河内峰会之后,无核化谈判似乎再度陷入停滞。美朝关系也出现紧张迹象。美国14架军机上月飞抵半岛实施特种演习;五角大楼还在敏感时期向韩军交付首批2架F—35A战机。朝鲜近日试射新型战术武器,并要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退出谈判。
  其三,在“金普会”举行之际,围绕朝核问题,美韩、美俄、美日在保持接触。韩国总统文在寅先前访美,调解朝美关系,推动重启核谈。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比根最近访俄,与俄方协商无核化问题。本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将访美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半岛问题自然被列上议题清单。

朝俄各有所需

  基于上述背景,金正恩与普京此番相会远东,可以说各有所需。
  对朝鲜来说,它想从政治外交上获得与中国同为亚太“稳定之锚”的俄方支持,助力突破目前朝美对话僵局,并向美释放信号——朝鲜还有俄罗斯这张牌。此举也有发展朝鲜经济的考虑,即希望在国际制裁未松动的背景下从俄方得到更多经济支持、发展朝俄合作。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兴杰认为,在河内峰会未取得重大进展后,围绕朝核问题展开的外交活动陷入低潮时期,无论是对美还是对韩外交,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冷却迹象。在这一背景下,朝鲜外交需要“迂回战略”,俄罗斯是非常好的中转站,可借此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与社会合作。
  郑继永指出,朝鲜有意通过访俄对美释放信号:平壤在走一条新的道路,可以通过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游刃于大国之间,而美国设置的障碍不能对其造成威胁和损害。
  对俄罗斯而言,“金普会”也有政治与经济的双重考量。一方面,朝鲜是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屏障,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对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适度介入有利于提升其在半岛问题上的影响力。崔珩认为,在俄罗斯外交基本盘上,朝核问题并非核心利益,但即便如此,莫斯科也不愿被边缘化。因此,俄罗斯想抢这个时间点,赶在下一轮美朝峰会前与朝方举行首脑会晤。另一方面,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不仅有安全利益,也有现实的经济利益。为应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俄罗斯近年来开始逐步“向东看”,尤其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东北亚邻国的外交互动。而朝鲜可以成为俄罗斯与亚洲开展经济合作的桥梁之一。

聚焦半岛事务与经济合作

  最引人关注的,恐怕还是金正恩与普京会谈些什么?专家认为,首先,朝鲜半岛事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议题。“预计两位领导人将谈到半岛无核化,表达用外交手段去缓和形势、推动半岛朝和平方向发展的立场。”孙兴杰说。
  韩国《中央日报》猜测,朝俄领导人将集中讨论朝鲜的无核化方案。
  金正恩或将围绕尽早放宽制裁和其所坚持的阶段性无核化的具体方式来寻求俄罗斯的支持。
  在美朝河内峰会空手而归、文在寅赴美调解成果有限的情况下,舆论期待,普京能否为陷入僵局的朝美核谈打开缺口,创造机动空间?
  自美朝开启核谈以来,俄罗斯一直主张对话、放松制裁,并且支持分阶段解除对朝鲜制裁,以逐步实现无核化。
  在郑继永看来,莫斯科发挥作用恐将有限,更多地还是展示外交和政治原则,对朝鲜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支持平壤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解决核问题,并主张部分放宽对朝制裁。
  崔珩认为,双方讨论的重点应该会落在松绑联合国安理会制裁问题上。其中,朝鲜最在意的是劳工问题。俄罗斯对朝限制措施并不多,但劳工是个突出问题。俄罗斯执行安理会制裁,在2018年缩减入境的朝鲜劳工数量,之前允许每年3万人来俄,去年减少至1万多人。削减劳工导致外汇收入减少,也会影响就业,进而对朝鲜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双方领导人会晤时,朝方或许会同俄方重点商谈这个话题。


23日,韩国民众关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俄总统普京即将会晤的电视报道


  第二,重温两国友谊,巩固双边关系,商谈经济合作也是朝俄领导人颇感兴趣的话题。
  孙兴杰说,朝鲜去年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新的战略路线,将国家战略重心转向发展经济,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与俄罗斯展开外交往来有助于创造这一环境。在不违反安理会决议的前提下,双方预计将探索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比如民航与安全问题的合作。上周,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议长涅韦罗夫访朝时透露,朝鲜有意购买俄罗斯客机。涅韦罗夫表示,由于民航部门不在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之列,相关对话应该继续。
  在经济合作方面,俄朝互有所需。美联社报道,俄罗斯有兴趣获得朝鲜更广泛的矿产资源,包括稀有金属。平壤需要俄罗斯的电力供应,并希望吸引俄罗斯投资,把建于苏联时期的工业厂房、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崔珩看来,朝俄在经济合作方面,有三个项目或许前景可期。一是俄朝韩铁路。这条铁路将从俄远东哈桑经过朝鲜抵达釜山港。二是天然气管道计划。管道途经朝鲜,通向韩国。三是罗津—先锋特区(罗先特区)。韩国、俄罗斯已有不少企业入驻,三方均有意愿搞合作开发,也在积极推动。不过,三个项目并非没有障碍。比如俄朝韩铁路涉及联合国制裁以及朝韩军事分界线;天然气管道则关系到谁出钱的问题。
  不过,郑继永认为,在安理会对朝制裁的影响下,朝俄在经贸和基建等方面的合作仅限于意向性层面,更多是展示姿态,只具有象征意义,不易付诸现实。


阅读原文


记者|廖勤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李梓昕

编审|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