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青年报|工作压力大 地位薪资双低

2019年05月11日


  “幼儿园男教师有什么前途?”在拜见女友父母时,却得到了对方不顾情面的回答,让男幼师很受伤,一段恋情也不了了之。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武晓菲听闻学长的亲身经历,这也让该专业七名本科生对男幼师及幼师群体产生了兴趣,着手开展调研。他们的课题《幼“师”:学前教育教师的阶层困境及改进策略——以上海男性学前教育教师为视角的研究》在日前结束的“挑战杯”华东师范大学校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将参加“挑战杯”市赛。

  “幼师”课题组向全市在园幼师发放调研问卷,有效回收2172份,其中男幼师有效回收417份,在全市男幼师中占比近80%。此外还采取了访谈、走访等形式,从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调查整个幼师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课题研究、案头工作、教学评估是其压力主要来源,另外环境创设、开放活动等也给幼师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此外,幼师还觉得自己社会地位较低,专业性不被社会认可,经济收入与个人付出不成正比。

  对于所关心的“男幼师”情况,课题组通过访谈了解到,其实男幼师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但由于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男性的社会期待进一步放大了男幼师的诸多问题。男幼师的经济压力更大,兼职意愿更强,在婚恋市场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社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

  作为项目组负责人,武晓菲就记得,一位男幼师在访谈时表示,整个幼儿园仅他一名男教师,工作、生活都感到孤独,薪资在同行好友间也最低,让他觉得没有价值感。

  组员王垚还访谈到一名男幼师,他说与另一名女同事同样上一节课,课堂氛围都很好,其他人会夸女幼师“教学方法好,设计漂亮”,但对男幼师却会出现“课上得好,因为是男老师”的评价,让他感到了被“有色眼镜”看待。

  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老师,项目组成员很希望能加强对学前教育价值及内涵的宣传,使全社会像重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一样重视学前教育,“也希望早日实现学前教育立法,通过有效措施,使社会正视学前教育的价值。”

  同时,他们还提出,希望提升教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难度,改变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重点,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强化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力度。

  虽然课题是以上海男幼师的婚恋情况做引入,但目的还是为了解当前幼师群体所面临的阶层困境,为重新定义学前教师专业性内涵和专业化培养方式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武晓菲说。


阅读原文


记者|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编辑|李梓昕

编审|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