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分别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邀请,参加央视英语频道著名记者刘欣主持“欣视点”(The Point with Liu Xin)节目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赵瀛主持World Today节目,就国家最高领导人考察湖北防控新冠疫情与意大利采取严厉的举国封城措施发表看法。

陈弘认为,最高领导人对湖北防控疫情情况进行考察十分重要。我们目前正在临近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关键时刻。果断、强有力的领导是确保赢得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的基石。中国大陆地区当日确认病例为19例,其中17例为武汉病例,2例为外来输入病例。很明显,中国采取的检测、隔离、收治措施正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扩散和蔓延。
最高领导人对湖北的考察也明确表明了我们对战胜疫情的信心。领导人视察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见了医疗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病人和其他一线民众。陈弘认为,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正是全国人民的奉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舍己为人,才将能够确保我们万众一心,坚定信念,最终战胜疫情。
陈弘认为,近期的数据表明,这场斗争的转折点即将到来。目前,我们更加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人类对新冠病毒还有许多未知之处,我们不能轻视其危害,对其变异和复发要有充分准备。若有不慎,很可能就会造成局面的逆转。
陈弘说,目前疫情的重灾区正在向中国境外转移,我们需要采取果断甚至严厉的措施,制止疫情由外向内蔓延。目前我国机场和其他入境点采取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对新冠病毒的斗争是全球性的,我们需要各国协同作战。一方面,我们需要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边境管控尤为必要。
陈弘指出,必须意识到,和某些国家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全面关闭边境不同,中国始终没有对任何国家关闭边境,没有禁止来自任何国家的旅行者入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中国的边境管控采取的是对疑似病人进行登记隔离,对所有入境者要求强制性自我隔离14天。这样的举措是基于科学和理性的。
陈弘说,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整体上几乎暂停了将近两个月之久。中国采取这样的举国停摆措施承担了巨大的牺牲,通过全面限制人员流动,中国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遭受更多感染的风险。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使得它具有弹性,能够经受这一系列举措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代价。中国经受住了冲击,经济仍在持续运转,社会秩序仍有效运行。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大流行威胁已变得非常真实,但这也可能是历史上首次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对此陈弘认为,这番话里的基调很重要,那就是此次疫情,尤其是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呈好转态势。人类正在努力阻止疫情失控。新冠病毒完全可能发展成一场全球灾害性的疫情,但是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以及最近的意大利正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努力控制乃至战胜疫情。
就意大利的疫情发展,陈弘说,在早期,意大利对疫情的发展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是一个遥远的问题,最终会消失在空气中。意大利起先并未限制人员流动,依然容许商业、旅游、公众活动的进行。但是很快疫情愈演愈烈,病毒非但没有被控制,相反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意大利人口为6000万,但目前确认病例超过9000,死亡人数为463,其医疗系统疲于奔命。

目前意大利所做的实际上比中国更严厉。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全国封城,处于最严厉管制的国家,这对于意大利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
意大利的严厉举措是否有效,将影响其他疫情日趋严重的国家是否跟进。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发生了恐慌采购现象。一些物资,就连厕纸都脱销。
陈弘指出,有些人可以嘲笑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但是必须记住,任何恐慌其实是源于民众对当局控制局势能力缺乏信心。人们之所以会恐慌,是因为他们在威胁面前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权威指引,因此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陈弘说,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必须最审慎、理性地对局势进行评估,同时应该毫不犹豫地进行决策,并且有效落实被事实证明有效的措施。

就疫情何时可以得到缓解乃至解除,陈弘说:“我不是先知,但我也不相信末世。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我坚信我们终将战胜疫病。从疫情初发的最黑暗的日子开始,新冠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威胁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今天我们正在一步步战胜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正在获得并积累经验,各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协同作战,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这个邪恶的病魔”。
阅读原文
来源|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
其他媒体阅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How significant is President Xi's trip to W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