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World Today主持人盖安娜邀请,就澳大利亚收紧对外国投资申请审查、澳大利亚经济刺激措施和疫情对澳大利亚及全球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发表看法。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将从3月29日起,把外国对澳大利亚的所有投资项目申请提交“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陈弘认为,疫情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外国投资与新冠病毒疫情完全是两码事。
事实上本次政策调整是对澳大利亚议会情报与安全联合委员会主席、自由党议员Andrew Hastie的直接响应。Hastie议员是一位极端反华分子,长期鼓吹中国威胁论。他在上周声称,某些“集权国家”将会利用疫情,趁机抢购受到疫情影响的澳大利亚企业。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弗莱登堡循例否认此举是针对中国,但是事实上,Hastie议员以及其他一些澳大利亚反华人士长期指称中国为“集权国家”,同时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国之一,因此,本次政策调整的对中国的指向昭然若揭。
陈弘分析道,在目前全球面临危机的时刻,澳大利亚本应倡导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但是,澳当局却以此新政策打击外国投资,反映出它的恐外心态。防华甚于防疫。
中澳之间签署有自由贸易协定。此前,对于自贸协定伙伴国家,11亿澳元以下的非敏感产业外国投资项目、和2.75亿澳元以下的敏感产业外国投资项目均可免于经过联邦政府下设“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批准。而现在,该门槛降低为零,其实是对中澳自贸协定的单方面的无视。
就澳大利亚针对疫情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陈弘介绍道,到3月底为止,澳大利亚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其中联邦政府直接纳入预算的为2136亿澳元,州政府为118亿澳元,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政府推出的贷款为1050亿澳元。
对于澳大利亚这个中等强国来说,该刺激措施已属史无前例。它主要用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企业纡困,尤其是用于维持工作岗位。另一用途是加强失业补助。
陈弘说,澳大利亚经济在结构上是出口型的,很大程度上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如矿产、能源、农牧业产品等。新冠病毒已成为一场全球性大流行病,造成全球经济下滑,经济规模骤减,出口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
澳大利亚经济的另一方面是第三产业,即服务性产业。旅游、国际教育等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但是旅游和国际教育完全依赖于人口全球流动,现在世界各国都开始实施部分或全国封闭,澳大利亚这些服务性产业已经受到重大打击。
陈弘指出,这样的负面影响将是十分严峻的,澳大利亚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陈弘认为,澳大利亚最新作出的限制海外投资的举措,其后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各国封闭边境只是旨在遏制病毒传播的暂时措施,但是其后果却可能危及全球化。国家间和区域间的贸易已在缩减,自由贸易会成为其牺牲品。
今天的世界是平的,产业链、区块链构成了世界经济模式,这要求各国协同合作,而非闭关锁国。因此,疫情带来的威胁不仅是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事实上世界经济已经受到了创伤。陈弘说:“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战胜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尽快使经济活动的规模和产能恢复正常”。

阅读原文
(陈弘和盖安娜的谈话内容从22分30秒开始)
来源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