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以为战争才会威胁到国家安全,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我真正认识到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林梦霖感慨。4月11日,在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活动在云端举行。
“维护国家安全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也是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警校联合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既是高校引入专业力量、增强国家安全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又是高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之举。期待未来双方能建立健全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说。这也是孟宪承书院师生党支部与上海公安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党支部连续第二年以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联合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教育。
去年,上海公安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唐晓峰以“履行党员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国家安全法》。今年,他再次表达了对警校双方联合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教育的期待,希望青年学子们独立思考、激浊扬清,深刻领会“国家安全”新的时代内涵,增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识,在共同应对疫情中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和人生的成熟成长。
在“和平年代的硝烟”主题发言中,上海公安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团支部书记周新凯提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有责,更需要人人尽责。”他结合案例阐释了“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近在咫尺,维护国家安全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
在交流发言环节,上海公安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副所长刘侠莹说,全民抗“疫”之际,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时,一定要多一份谨慎、多一些思考,不盲目、不随波逐流。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万姗姗认为,师生要重视网络安全,理性看待热点事件,敢于发出传递正能量的声音。孟宪承书院副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苏振兴说,面对新冠疫情重大挑战,每个人迎难而上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师生党员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为深化广大师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的认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来自上海市委党校、易班网、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专家学者,从国家安全理论、实践双向维度进行解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蒋华福博士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挑战和风险有了新的发展,非传统安全风险对国家影响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易班网董事长李长治认为,网络日益成为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主战场,逐渐从自发的文明摩擦向有组织有目的的斗争转变。作为当代大学生,希望大家要学会独立判断,时刻警惕极化言论,不能人云亦云;要培养科学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要树立文化自信,坚持党的领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勇副教授提出,绿色校园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校园建设是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切入点。
“爱国主义”和“国家安全”是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两大关键词。孟宪承书院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立足各自的专业特色,结合抗“疫”故事和案例,通过微课向大家诠释了青年学生党员眼中的“爱国主义”和“国家安全”。此外,学生党员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李睿发起《“云”上安全,守护有我》倡议,号召广大青年学子维护网络安全,云端积极作为、规范网络行为、弘扬网络正能量。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告诉记者,孟宪承书院党委历来重视主题教育,前期开展的国家安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云端学习让师生学习生活与网络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正如倡议书中提到的:我们享受着信息化发展带来的诸多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网络安全的挑战。希望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加入守护云端安全的行列,维护国家安全。
阅读原文
记者丨颜维琦
来源丨光明日报客户端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
其他媒体阅读:
中国教育报丨华东师大开展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
中国新闻网丨华东师范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 警校联动、师生互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社会科学网丨华东师范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活动在线举行
上海教育新闻网丨警校联动,携手“云端”共筑国家安全意识
青春上海丨上海各高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青年报丨上海高校学子: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网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