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青年报丨“小白菜”精神一路相随 坚强、乐观、奉献的青春火焰

2020年04月30日


  有一种热泪盈眶,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2010年的世博会上,7.7万名园区志愿者,13万名城市志愿者,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世博会留给上海的宝贵财富。回访十年前的“小白菜”,青春依旧,热血依旧,“世博故事”已不常提起,但永不会忘记。曾经,他们是坚强、乐观、奉献的青春火焰,以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服务他人成就自己。现在,他们是散落在城市里的满天星,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带着“小白菜精神”一路前行。

十年前:首批世博志愿者

十年后:高校团委书记


俞虹:“曾经,参与和见证这场盛会;现在,志愿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世博与我,两次缘分


  “志和愿两个字,都有一颗心。当心和心靠近,城市的脉搏更强劲……”10年前,当这首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歌《在你身边》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世博志愿者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地行动着。作为首批志愿者之一,俞虹倍感自豪,那段与其他“小白菜”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已经成为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如今,十年过去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一直在鼓励着她,作为华师大团委书记,俞虹在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中,探索着育人的新方式。她的青春,也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彩。

  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的俞虹,对志愿者工作一直非常热心。但是,真正认识到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是在2008年的暑假。当时,她作为学校代表之一去西班牙做世博志愿者,发放世博宣传资料、为市民提供咨询、现场演出秩序的管理……连续两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让俞虹收获颇丰。也正是有了这次西班牙世博志愿者服务经历,她开始逐渐接任学校层面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同时也下定决心,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一定要再次成为一名世博志愿者,去见证这一世界性的盛会。

  之后,提交登记表、学校面试、团市委面试,在经过了100多天忐忑不安的等待后,正值大四的俞虹终于成为了200多名上海市首批世博志愿者之一。“在得知自己成为首批世博志愿者时,我开心了好一阵子,毕竟这是我的夙愿。”除了那份荣誉,她还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她深知:唯有更早投入工作,付出更多,才能担得起这份信任和使命。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世博会时,俞虹主要担任语言类志愿者,专门负责外国参展方的接待、讲解和酒店入住、协调等工作。尽管之前有在西班牙做世博志愿者的经历,但为了在上海世博会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她和“战友”们提前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如强化语言训练、进行礼仪培训、熟悉酒店路线及注意事项等。

  “这个周期跨度很长,我还负责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新的挑战面前,俞虹积极应对、协调沟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对于志愿者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之后,她逐步参与到学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来,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的责任和使命。



成为组织者,继续传承


  “我志愿成为一名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师大校训;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遗余力,尽己所能,服务世博。”2010年,俞虹带领母校全体世博会志愿者进行庄严宣誓,表达全心全意为世博服务志向和信心的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但时光飞逝,十年后的今天,俞虹成为了一名高校团委书记。自己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指导和带领学生们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让她倍感奇妙的是,当年世博会上的“小白菜”们,有很多也选择了在共青团岗位上工作。“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志愿服务现场遇到,特别亲切,毕竟大家曾经一起努力过,奋战过,是‘战友’。”

  在高校团委工作期间,除了负责日常志愿服务的组织和活动开展外,俞虹还进行进博会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工作,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更多大型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去年,我们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总队,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除了继续系统化地管理和部署外,俞虹还帮助学生开拓和寻找更多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陪伴他们一路成长。

  任日光荏苒,但每当回忆起世博会“小白菜”们并肩作战的经历和情谊,俞虹的眼眶总会不禁湿润起来。“很幸运,我们这批人可以在十年前,一起参与和见证这场盛会,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十年后,无论我们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这份志愿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也期待未来有机会,能够和‘小白菜’们在更多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相遇。”她衷心祝福着,也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这样的心愿。


阅读原文


记者丨陈诗松 明玉君

来源丨青年报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